“路主”融入伦敦历史
“路主”第一次驶入伦敦的街道是1956年。引入“路主”是为了替代当时在伦敦已经使用了多年的电车。遵循当年公交系统“演变而非革命”的设计思想,设计者采取了传统的底盘,前置发动机,驾驶室在发动机右侧,底层车厢尾部完全开放,车身为弧形。
《伦敦图片新闻报》当时的评论将“路主”称为“未来的公共汽车”,并称“‘路主’以其轻巧的身形,革命性的设计,比传统电车多承载了8名乘客!”
“路主”这个有些霸气的名字在当时是一种“时尚”。1954年和“路主”样机一起参加伦敦西南伯爵庭“商用汽车展”的一种卡车名叫“爬山王”;吉米·史都华在当年上映的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中使用的剃须刀就叫“剔王”。
为什么选择红色?各路意见莫衷一是。设想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工业发展风起云涌,工厂和家庭用煤将大本钟、塔桥、圣保罗教堂都熏成黑色。少风季节,经常会出现老舍先生笔下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一身红色的“路主”就在这时进入了伦敦的“生活秀”,与这座城市,与英国的历史交织在了一起。
1956年11月,“路主”成为一年一度伦敦金融城 “市长游行”队伍中的明星。
1960年,英国人将“路主”运到日本,让东方人认识了现代交通的标志。
1976年,英国著名的连锁超市“玛莎”在巴黎开张,也将“路主”请到了这座时尚之都。
1977年,伊丽莎白女王登基25年,25辆“路主”被刷成银色,来庆祝这次“银色大庆”。
伦敦人给“路主”编了音乐剧,拍了电影,写了电视剧,还演绎出一些经典的笑话。50年过去,“路主”同大本钟一样成为伦敦的标志,不断出现在明信片、书籍、电影和廉价纪念品上。她是伦敦人为自己设计和生产的最后一种公共汽车,也是伦敦最后一种既有司机,又有售票员的公共汽车。她对于伦敦,就如同“贡多拉”对于威尼斯,是一项传统,一种文化,一段记忆。
她开放的尾部结构,意味着乘客可以随上随下,而不用等到汽车到站;站在车尾的售票员会注视乘客一一上车,然后拽两下头顶带着铃铛的绳子,用清脆的铃声提示司机该开车了;旅途中,你时不时会听到售票员说,“请出示车票!”“底层已满,请上二层!”“下一站,大英博物馆!”——半个世纪,这一切成为了伦敦人的习惯,伦敦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