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偷换”电池背后:产能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2025-10-30 11:06:05
近期两家动力电池厂在同一时间发生电芯产能不足问题,引发市场关注。这是供需情况反转的信号,还是偶发事件?
近日,上汽MG4530智趣版开启交付,有媒体发现这款车搭载的动力电池从此前公示中的瑞普兰均电池悄悄被换成了宁德时代电池。巧合的是,中创新航也被曝出由于产能不足,此前由其供货的智界部分车型将调配一批宁德时代82度电池(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混合)。
两个性质类似的事件,让“车企是否可以随意更换动力电池”成为热议话题,此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对自身权益能否被合理保障的担忧。另外,在上述两个事件中,一个共同点是均更换了宁德时代电池,这又是为什么?看似简单的表象之下,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行业趋势变化。
产能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上汽MG和智界汽车同时被爆悄悄更换了电池,而他们给出的原因都是动力电池供应商产能不足。
对于短期更换动力电池供应商,上汽MG品牌总经理陈萃回应,为了守住10月交付承诺,在电池产能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了向宁德时代采购电池。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MG4于今年8月底上市。在此前新车公示信息中,MG4中低配车型采用瑞浦兰钧电池,CLTC续航437km至530km。顶配车型搭载上汽清陶半固态电池,CLTC续航530km。新车限时补贴价6.58万元至9.98万元,正式售价6.88万元至10.28万元。根据官方消息,上市前24天全新MG4预售订单已突破4.5万辆。
今年9月,MG品牌发布“全新MG4安心交付承诺”,宣布15天大定锁单超26,000张,远超15,000辆的月均产能预估。目前,上汽乘用车生产基地已启动三班制生产模式全力提升产能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加速生产、加速发运、加速交付。当时,MG4的整车生产速度已经“拖了后腿”。
至9月22日,全新MG4上市24天实车交付突破1万辆,显示出新车上市初期热销的状态。然而,原本承诺10月开始交付的MG4530智趣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出现了“产能不足”的问题。
智界品牌旗下的S7、R7的低配版车型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公示信息显示,S7、R7的低配版车型搭载中创新航82度电池包,中高配车型搭载宁德时代100度电池包。如今,由于中创新航“产能不足”,低配版车型不得不短期更换为宁德时代电池包。
行业媒体报道称,鸿蒙智行人士表示,两品牌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及功能均符合华为“巨鲸”电池平台标准,质保政策保持一致。据知情人士表示,此举旨在加快交车,保障用户享受国家购置税减免政策(今年减3万,明年减1.5万)。该人士还称,宁德时代电芯成本高于中创新航,车辆售价保持不变。
对此,一位接近中创新航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创新航现在的确有些供不应求,另外最主要的是宁德这个混排包除了华为没有其他人用,有库存,需要消化。因为缺货,华为临时用宁德的产品顶1到2个月,等中创新航新的产能释放。另外中创新航的电池是纯三元,性能、寿命上肯定要好得多,用华为自己人的话说,谁买到中创新航的电池谁赚到。”
对于为何会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上述人士指出是因为“(产品)卖得好,华为的产品规格要求也比较严格,产线的改造和认证也需要时间”。
一位宁德时代人士否认了上述说法,“客户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东西消化不了就切(用)你的,这从逻辑上也说不通”。
在这两起事件中,企业方的说法都是产能不足。但有行业第三方人士对此表示质疑。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车企给出的理由,我觉得有些牵强。原因应该不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所有人基本上都知道动力电池的产能是过剩的。再一个,电池生产是根据订单来的,你有多少订单我就准备多少材料,我什么时间生产都是有规划的,怎么可能会没有?你要电池的时候,我交不出来,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想象。你如果都是这样对客户,谁会用你的电池?”
墨柯认为,核心原因可能是现阶段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产品更具性价比,使得车企作出了这个改变。
至于业内广泛讨论的车企临时更换电池是否向工信部进行了备案,经济观察报向两家车企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不过,多位行业人士均认为,车企更换电池供应商应该都进行了提前备案。
“电池跟每个车型的配套都要上公告,都要去工信部装备中心备案,是不能随便换的。国家对于汽车是采取强检政策的,必须有各种检验报告然后上公告,有冬标、夏标等很严格的测试流程,所以电池肯定不能瞎换。我觉得车企不会有那么大胆子,随便拿个电池就换了。”国内某动力电池企业高管孙辉表示。
经济观察报致电主管部门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情况在车辆)正式生产之前需要进行报备”。但对于上汽MG和智界汽车更换电池一事是否有备案,该工作人员并不知情。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帅国 编辑:马国平
微信ID : 杭州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