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0多万粉丝的B站美食UP主转行卖二手车 年轻人的UP主赚钱梦要醒了?
发布时间:2023-04-06 09:21:32
一季度很多UP主没接到商单
激励在缩水,投入却在增加。芋圆透露,他做全国各地的美食探索视频感到越来越吃力,“美食区太卷了,专业团队的出品质量堪比小型纪录片。”他一个人打磨自己的探索系列,一期成片10分钟左右,一个月最多只能更新3条。每次拍摄不仅要自费吃住出行,还要花钱请人制作当地美食、配合拍摄,制作成本远远超过了这个小频道的承受能力。
“每个全职UP主都梦想自己能做成百大,我一直想打造‘影视飓风’那样的专业团队。但现在觉得不可能了。”拥有30万粉丝的UP主苏苏也在准备“撤退”,她组建了4个人的团队,员工工资加上办公租金,每月实打实要投出去5万多元。
如果这个月还没有接到新的广告,她就要开始往里贴钱。这也是很多UP主今年以来的困境,第一季度的商单少得可怜,连商业询单量也巨大下滑,全年养活团队是没指望的。
除了创作激励,UP主确实也可以靠影响力接广告单,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竞争激烈的长短视频市场,拥有高人气的B站并不是广告主的首选,通常排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之后,一旦品牌方收缩预算,会最先受影响。
现在是一家游戏内容公司老板的“起小点”,也停掉了手里一个知名的百大账号,因为团队养活不了自己。“长视频创作生产的成本太高,每年更新的器材设备、成员的薪酬差旅,加起来会让普通观众吓一跳。”就他的团队来说,一年的成本支出至少要300万。
“B站的粉丝要求越来越高,创作者自己压力很大且常年焦虑。如果制作了一周的视频发布出去后获得了很多失望的评价,真的影响创作动力,这波遇到了变现难真的是给很多UP主致命一击。”
2022年第三季度,B站月均投稿量1560万,同比增长54%;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75%。一方面证明B站依然活力十足,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UP主之间“用户时间”的争夺还在加剧。
平台和UP主变现双难
对于这次上热搜的“停更潮”,“起小点”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对,“过去半年,很多平台的博主赚不到钱都不更新了,只是B站的UP主会出来和大家‘交待一下’,才引发了这么多的关注。”
但他也指出,在大部分网民适应碎片化内容的大环境下,许多长视频UP主确实不适应和短视频的竞争。
实际上,最近一次B站创作激励机制的改革就把完播率作为比较重要的参数,对于长视频来说很不友好。这也是B站和短视频平台竞争过程中的无奈之举。短视频和智能推荐确实能吸引更大的流量,有利于商业变现。
另外,站在流量变现的角度,直播依然是比较好的方式。“但这波停更的UP主都不太喜欢直播,更喜欢做内容养活自己。”“起小点”说。
只是播放数可观的优质视频内容,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一些品牌方愿意投钱给这些UP主,做直接的品牌广告,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品牌方也追求更高的转化率,衡量投入产出比。
对于像小红书这样天生定位于“种草”的平台,或者本身就发力直播带货的短视频平台,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放在B站,可能最先接受不了的就是对内容有“洁癖”的粉丝们,尤其是UP主接到质量不高的广告,往往会被粉丝们嘲讽为“恰烂钱”,飞来的弹幕也十分不友好。
这似乎又回到了B站创立之初基因里的一些东西。给予亚文化足够的生长空间,对年轻群体的尊重,是它能保持活力,持续吸引优质创作者的核心原因,但他们努力维护这方“乌托邦”的行为,也在无形之中把一些商业化可能拒之门外。
同时,一些品牌方也意识到,聚集在B站的Z世代的确有价值,但可能不是现在。2022年年中的数据显示,B站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50%,新用户平均年龄为20.4岁——如此年轻意味着未来较高的消费潜力,以及当下较低的消费能力。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储帆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