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滚动新闻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车市“内卷”猛卷内饰 消费者真受益了吗

发布时间:2023-08-02 14:45:00

车企越卷,消费者越受益。得益于车企的内卷,现在10万出头就能买到L2级辅助驾驶和600km的续航。如今,很多10万级的国产汽车品牌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比合资品牌三十万级的都更先进。无所不卷,内饰更是如此,其中就包括了最近被玩梗玩坏的全景天幕。

最近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烤箱”模式,除了室外温度飙升,飙升的还有车内温度。车友们叫苦不迭的同时,“全景天幕”也饱受热议,车主们纷纷晒出车内戴草帽、撑伞的照片……

虽然厂商在宣传时都强调了全景天幕拥有隔热、隔紫外线等功能,但表示乘坐时依然觉得车厢内暴晒的车主仍不在少数。那么,车内撑伞存在玩梗的嫌疑吗?

近日,懂车帝公布2023年夏季测试结果。其中就高温用车场景进行了针对性测试。40℃以上高温天气下,暴晒4个小时后打开空调最强制冷模式15分钟,测得15分钟后的降温幅度曲线,以此得到测试结果。在60+辆汽车的实测中,排名第一的车辆车内温度也仅降至28.5℃。

消费者真的需要全景天幕吗?

宽敞明亮的车舱,是能够最快、最直观地与沉闷的燃油车车厢“割席”的小巧思,特斯拉、小鹏、蔚来等中高端车型率先运用了全景天幕。起初车市只有价格高一点的新能源汽车才拥有这一配置,给到消费者先入为主的认知。

很快,全景天幕成为了电车的标志之一,并且迅速下沉至十万级新能源车辆。同级车型都标配全景天幕,不标配就会显得诚意不足。坐在车内感觉很通透,确实颜值很高,不仅仅赢了颜值和科技感,对车企来说成本低得多。此处的成本低,不是和铁皮车顶相比,而是和可以闭合全景天窗相比。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普通全景天幕玻璃的成本为1000元左右,拥有镀膜的天幕玻璃成本为1500元至2000元,而普通全景天窗成本大约在3000元左右。

天窗的遮阳帘不仅仅是一块简单的泡沫板,还包括天窗支架、电机、马达等硬件。以及排水功能设计,以及适配语言操控所涉及集成式控制和语音控制。除了整块的大块玻璃能省成本,后续几乎也没有维修问题和其他费用产生。

在4S店内赏车,全景天幕视觉效果优于天窗。同时短时间的试驾,准车主们并不会觉得很晒,进入试驾车内不会觉得很热。在视觉体验上,对比传统的小天窗确实有些落伍,不够有科技感,消费者在选购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带全景天幕的车型。所以,看似是顺应市场需求,实则是陷入了“消费者看起来需要”的怪圈。

买了全景天幕的车型,后期又得想方设法花钱去做遮挡和隔热。在网络平台搜索车用遮阳用品,从几十到千元不等,效果还不一定好。

image.png

现在不少新车开始为全景天幕配上原厂的挡板,不再需要消费者额外购买。多为可折叠的一体式挡板,将遮阳帘边缘的金属卡入天幕的四个角。安装仅凭一人较难完成,且需要在停车时组装。

全景天幕被包装成美好浪漫的高颜值配置,实则也节省了不少成本。无论是“有了天幕,才是纯正的电动化味”这样被强行输入的观念,还是在选购时不能挑选的“全系标配”,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多屏是便捷操控的必要需求吗?

全景天幕可能只是内饰内卷的一角。进入智能化时代,另一个能与传统燃油车迅速拉开差距的地方——互联大屏。仅在中控台中央配置一块控制大屏的竞争力已经远远不够,即便是一台10万左右的家用SUV,也普遍采用了多屏幕的体系。

多屏确实可以满足车上不同乘员的娱乐需求,能吸引到愿意“尝鲜”用户的购买。车企也因此越来越喜欢“堆砌屏幕”。除了主驾驶眼前的液晶显示屏和一块中控台大屏,副驾驶还会添置一块娱乐屏。甚至还有后排中央扶手或后排空调出风口上方配置娱乐小屏。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在采访节目《程邀》中提到:“我是很坚定的反对汽车里有很多个屏幕的,屏幕多的基础是车里有很多人。但一台车,多少时间比例有多少个人,再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他们再用不同的屏幕,投入产出比,这个没太大价值。”

即使在家里中拥有电视、台式电脑、iPad,大家也依然离不开手机,何况在车内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不论何种电子屏,故障几率和维修费用都要远高于机械按键。同时,羊毛出在羊身上,车载屏幕的成本必然会影响到车。

这些车企本质上并没有创造新的用户需求,仅仅是用更多、更大的屏幕来“武装”车型所谓的产品力。语音控制系统仍常被车主们戏称“人工智障”,与其堆砌屏幕、卷屏幕尺寸,不如切实提高手机与车内智能的互联体验,真正解决车机屏幕黑屏、卡顿等故障问题。

把“倾听用户心声”的宣传语落到实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实用性、耐用度和后续维护成本,而不是制造生产更抓眼球的内饰设计。

准车主们在选购车型时,也应该多问自己一句:车内真的需要采光吗?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块屏幕吗?

来源:杭州网 作者:虞舜 编辑:孙丽

姓名
联系方式
品牌型号
具体故障
验证码
    消费者可致电杭网汽车热线0571-85053683,新浪微博@杭州网@车行杭州及微信号hangzhouwangbbs投诉汽车质量问题。
    如您遇到车商履行合同约定问题、维修服务收费不符、假冒汽车用品、无故加价等欺诈问题也欢迎您投诉。
    注意:在投诉时内尽可能详细地填写购车时间、地点、具体故障等描述,并填写个人真实联系方式以便跟踪回复沟通。(联系方式仅限于工作人员,不会泄漏给第三方)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