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防汛排险 交通行动 | 浙江建立路段级联络机制 预警预报直达基层责任人

发布时间:2025-05-16 11:24:26

入汛以来,浙江短时强降雨、强对流、低能见度天气趋多,交通运输部门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初步建成省级公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较高风险路段、不托底路段等26个重点点位视频、监测数据全部接入系统,实现重点点位桥梁、边坡等数据实时采集、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全覆盖监测98座长大特殊结构桥梁,研发落石侵入检测及危岩崩塌位移监测算法与装备,进一步提升岩质边坡崩塌落石灾害监测水平。

浙江交通强化及时“叫应”能力,建立路段级联络机制,通过电话、浙政钉、微信等渠道传递预警预报,直达基层责任人,实现预警“叫应”闭环;强化点对点连线调度,聚焦“三高”(高边坡、高路堤、高挡墙)、历史灾毁、临水临崖、下穿通道、长大桥隧、落图叠加疑似路段建立“三级责任清单”,落实网格化管理,突发情况下确保实现点对点连线调度,多形式会商指导受影响区域视情采取管控措施。

4月21日,接气象部门预警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叫醒”丽水公路部门,强化巡查检查。深夜,巡视人员在324省道松阳段发现上边坡塌方险情,约2000余立方米土石倾泻至路面,导致双向交通中断。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落实管控措施,并在关键节点路口全天候安排专人对车辆进行分流管控,同时开展24小时不间断抢通作业。经过持续努力,该路段5月1日实现半幅通车,5月7日恢复双向通行。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指导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实施“2341”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即围绕汛期灾害事件预警和发生两个阶段,联动蓝、黄、橙、红四种预警预报和一张降雨阈值表,采取提示、管控、封闭三类措施,强化分级分类管控能力。当灾害天气达到管控阈值时,由公安部门会同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及时采取限速、限流等各项措施。

针对常见公路灾毁类型,浙江交通开展抢险机械化提升行动,“十四五”以来共投入省补资金近3亿元,新增各类应急抢险设备500余台(套);统筹全省应急保障基地和应急储备点资源,在汛前梳理233处历史灾毁路段,分片设立应急力量预置点,做好应急力量前置。

为提高农村公路预警管控能力,浙江进一步压实乡镇政府第一责任,在日常巡查巡检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员和驻村干部的“第一吹哨人”作用,对突发事件和临时险情第一时间预警、提醒。同时,在丽水市青田县试点建立以行车记录仪采集的视频图片、GPS数据为基础的农村公路巡检体系,将农村公路路况巡检工作时长从传统的2天时间压缩到目前的2小时,有效解决人工成本投入大等问题,大大提升巡检效率和问题查出率。

来源: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报 作者: 编辑:虞舜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