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成新势力“热词”
发布时间:2025-07-04 17:25:56
四季度盈利已经成为蔚来、小鹏、小米汽车等新势力车企不约而同的规划,可见盈利对于这些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随着行业发展和企业进程的推进,这些新势力车企难以依靠资本维持发展,必须通过提升销量来增加收入实现盈利。从当前的经营状况看,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本市场的压力、政策优惠的减少、技术进步的加速以及企业战略的调整等多重因素,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使得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愿实现盈利目标。
不约而同的盈利时间表
6月13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重申了该公司的目标: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体现了蔚来对今年以来市场表现的坚定信心。早些时候,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已经透露,蔚来预计在本年度四季度月销量将达到5万辆,其中蔚来品牌有望实现2.5万辆的销量,较去年月均2万辆的稳定销量增长20%,同时毛利率预计也将提升20%。截至3月31日的一季度财报显示,蔚来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为260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的422亿元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蔚来对二季度的交付量仍持乐观态度,预计环比增长将达71%~78%。随着乐道和萤火虫品牌交付量的持续增长,四季度的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6月3日的小米投资者大会上,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正在逐步缩小,并预计将在三或四季度实现盈利。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的总收入达到186亿元,占小米集团总收入的16.71%。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的收入为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损为5亿元,与2024年四季度7亿元的净亏损相比,有所减少。
同样,在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也表示,预计四季度将实现盈利,且全年自由现金流将转为正值。一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达到94008辆,同比增长330.8%,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总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毛利率提升至15.6%,汽车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增长至10.5%,现金储备达到452.8亿元,环比净增33亿元。
蔚来、小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纷纷将盈利目标定在了四季度,这意味着一场对造车新势力的集体考验。
月销5万辆才能盈利?
根据蔚来的规划,四季度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月销量达到5万辆,其中蔚来品牌将贡献2.5万辆。在车企中,销量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提升销量以增加收入进而实现盈利是企业的必然路径。实际上,已经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都是在销量上取得突破。以零跑为例,正是在2024年四季度销量超过12万辆后,才实现了当季度的盈利。
为了进一步提升销量,小鹏正在加速新车型的上市进程。5月28日,小鹏MONA M03升级上市,并推出4款全新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13.98万元。小鹏MONA M03 Max搭载图灵AI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全球首款在15万元内实现智能辅助驾驶的车型。为了使15万元的车型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小鹏汽车选择了成本更低的纯视觉方案,以加速智能辅助驾驶的大规模量产,并推动新车的市场推广。同时,小鹏汽车还计划在二季度发布G7改款,在三季度推出全新P7,并在四季度上市首款增程式车型,以新车型的投放来拉动销量的增长。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强调,新车型将搭载“满血版”智能驾驶功能,如配备超过500TOPS算力的图灵芯片,通过技术溢价来提升利润率。何小鹏表示:“到二季度,我们将完成5款车型的升级,三季度将有两款全新的重磅车型开始交付放量。我非常有信心,今年不仅能够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而且公司还将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5月,小米SU7交付量达到2.8万辆,上市14个月以来,小米SU7累计销量已超过25万辆。这一优秀的销量成绩支撑了小米电动汽车业务实现良好的营收业绩,盈利目标正逐渐成为现实。目前,小米新车型YU7已经上市。官方数据显示,在YU7上市前,用户留资量就达到了SU7的三倍。招商证券国际发布研报称,YU7具有爆款潜力,将延续SU7的增长态势,小米汽车有望在明年实现翻倍增长。小米SU7并未受到价格战的影响,需求依然强劲。招商证券国际预测,小米YU7月销量将达到3万~4万辆,小米汽车今年的销量有望达到35万~40万辆,明年有望挑战70万~80万辆。
对于蔚来、小鹏、小米这些新势力车企来说,要想在今年实现盈利,首要任务就是推动销量增长以增加营收。它们争取四季度盈利,一方面能够为今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也有个交代。近年来很多新势力车企纷纷倒下,而依靠增程式电动汽车盈利的问界、零跑和理想,已经基本走出亏损阴霾,纯电动车企如果再不能盈利,市场份额和声量可能都会被蚕食。四季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选择在这个节点盈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量也要提质
在增加销量的基础上,自我革新、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是造车新势力实现盈利目标的必修课。李斌表示,盈利需销量、毛利率和费用协同优化,综合毛利率保持在17%~18%,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降至6%~7%,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降至10%,就可以实现盈利。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蔚来正全面推进组织变革,多部门优化、供应链管控、乐道渠道整合、减少手机业务等措施的积极推进,正在帮助蔚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3月,蔚来启动内部代号为“闪电优化”的组织调整,涉及UR Fellow(售后客户服务)、PT能源部门、NIO House运营、售后门店等多部门及终端销售团队。大刀阔斧地调整组织架构,加速蔚来从“重服务”向“重效率”的战略调整。同时,蔚来正在持续推动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实行“基本经营单元(CBU)”管理。每个单元必须建立明确的经营目标、成本目标和投资产出目标。蔚来汽车内部立项开发一个新功能或迭代优化一个旧功能,必须充分说明该功能是否有用户价值,能否为开支埋单。蔚来首席财务官曲玉介绍,基于产品切换,以及自研芯片让每辆车节省1万元成本,蔚来二季度单车毛利率会回到15%左右,乐道毛利率会有提升,但幅度不会很大,明显的提升得看三季度的新车。“3个品牌加起来,蔚来整体毛利率会回到两位数。”他说。
在何小鹏的规划中,产品密集投放、国际化加速、AI技术深度落地是帮助小鹏盈利的三大战略。国际化方面,一季度小鹏新增超40家海外门店,进入英国、印尼等关键市场,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70%。小鹏计划2025年实现海外销量翻倍,并在全球建立超3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AI被小鹏定义为“第三增长曲线”,计划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并加速飞行汽车量产。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近4000辆订单,计划2026年交付。智驾领域,小鹏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3级自动驾驶,2026年量产支持4级低速无人驾驶车型。何小鹏还表示,提升高毛利车型的占比、推进供应链优化降本、持续扩大销量规模等措施将帮助小鹏汽车进一步改善毛利率空间,将整体毛利率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从而实现四季度盈利。
为了尽快盈利,造车新势力企业一方面加快新产品投放,提升销量;另一方面,积极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态、降本增效,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盈利也将水到渠成。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王金玉 编辑:虞舜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