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生产舞台

发布时间:2025-07-23 17:01:38

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这也就意味着,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这家在华深耕四十余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

三菱汽车坦言,考虑到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化,公司对中国地区的市场环境重新评估,不得不对区域战略进行调整,决定终止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

与其他外资企业不同,三菱汽车在华采取“先零部件后整车”的经营思路。1973年,三菱汽车以出口中型卡车开启中国业务。上世纪80年代,三菱汽车借着发动机技术合作的东风,深度切入中国市场。1997年,中国第一家发动机合资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正式成立,引入三菱发动机技术。次年,三菱汽车在中国成立了第二家发动机合资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东安三菱”)。

沈阳航天三菱、东安三菱两大合作平台,让三菱发动机成为众多自主品牌的“心脏”,一度占据国产车型30%的发动机份额。当时自主品牌正处于初创阶段,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在内的车企都曾采购或逆向开发三菱发动机。这也奠定了三菱汽车“国产教父”的地位。此外,上世纪90年代,帕杰罗等进口车型凭借强悍性能,成为公务车市场的“宠儿”。

在很长一段时间,三菱汽车在华秉持“只卖技术不参与经营”的合作理念,直至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合资成立了广汽三菱,整合进口车业务,并成立了销售公司,形成了帕杰罗、欧蓝德、劲炫、奕歌等为代表的SUV矩阵,2018年销量达到14.4万辆。之后由于电动化转型迟缓、迟迟未推出全新车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内耗等因素,广汽三菱销量开始下滑,2019-2022年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

直到2023年10月,三菱汽车宣布,完全退出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广汽三菱重组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沙工厂则被广汽埃安以1元象征价接盘。

尽管在中国的整车生产业务走到了终点,但彼时三菱汽车还有发动机业务。不过,之后发动机业务也在清退。其中,沈阳航天三菱已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也有同步调整,三菱汽车等退出,新增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至于东安三菱,股东中也已经没有了三菱汽车的影子。

三菱汽车在华四十余载,从最初凭借发动机技术打开市场的辉煌,到后来涉足整车生产销售的扩张,再到如今逐渐淡出主流视野的落寞,这一路的起伏不仅折射出其自身在战略布局上的摇摆失误、产品竞争力的下滑,更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四十多年间从蹒跚起步到快速崛起、从外资主导到自主突围的生动注脚,见证了市场格局的剧烈重构与消费需求的深刻变迁。

而今,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华生产版图彻底清零,一个时代就此画上句点。今后,三菱汽车将加码东南亚市场。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张冬梅 编辑:虞舜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