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逆势再掀价格战,能不能帮蔚来“活下去”?

发布时间:2025-08-22 16:39:16

近期,国家对汽车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整治力度持续加码,4月《关于完善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整治措施,到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7月《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首次增设“反内卷”条款),再到工信部座谈会将 “综合整治内卷竞争”列为工业稳增长重点,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推动行业从“无底线价格战”向“理性价值竞争”回归。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仅17款车型降价,较2024年同期的“百款降价”大幅收敛,多数车企主动停止降价以保利润。

但就在这样的政策风向与行业趋势下,蔚来却选择“逆势而为”,8月先是官宣100kWh电池包降价2万元(全系对应车型整车价同步下调),紧接着在昨天(8月21日)新一代ES8上市,起售价从老款的52.8万元直降至41.68万元,变相降幅达11.12万元。

9922720e0cf3d7ca6ae5af6ac1dae6196a63a9f4.webp.jpg

看似与“反内卷”政策相悖的举动,实则是蔚来在自身经营压力与市场竞争夹缝中的必然选择。在业内人士看来,蔚来发动的这波价格攻势,实则透露出蔚来的危机感——尽管今年蔚来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其销量与其他新势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况且蔚来至今仍未盈利,累计亏损已突破1000亿元,销量如果不上去,别说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要落空,能不能活下去恐怕都是未知数。

千亿亏损下的盈利目标倒逼

销量是唯一“救命稻草”

对蔚来而言,“停止降价”的前提是“有利润可保”,但它至今仍未走出亏损泥潭,累计亏损已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元,同比扩大30.19%。李斌此前明确提出“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而盈利的核心前提,是销量规模的突破,只有通过足够的销量摊薄研发、换电网络等固定成本,才能实现营收与利润的正向循环。

b455abfcfea773818556439e6aa0ee1f.jpg

但现实是,蔚来的销量增速不快。尽管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1.42万辆(同比增长30.57%),但对比理想、问界等新势力“月销破3万”的表现,仍存在明显差距;且其年度44万辆销量目标,上半年仅完成26%,剩余半年需交付32.58万辆,月均需超5.4万辆,压力巨大。

221045187.png

在政策整治推动行业“去价格战”的背景下,若蔚来固守高价,很可能进一步丢失市场份额,盈利目标将彻底沦为空谈。正如李斌今天在新款 ES8媒体沟通会上所说,如果继续保持高价,很难参与市场竞争,“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这句话道破了本质,对尚未盈利的蔚来而言,“保销量”比“保价格”更迫切,哪怕需用“变相降价”的方式。

豪华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挤压

不降价就丢份额

当然,国家整治“内卷”,并非完全禁止价格调整,而是遏制“无底线低价倾销”;但豪华新能源细分市场的竞争,并未因政策而降温。一方面,问界M9、理想L9等竞品凭借“高配置 + 中定价”持续抢占市场,2025年上半年问界M系列交付超15万辆,理想L系列月均交付超2.5万辆;另一方面,BBA也在电动化领域加速降价,直接挤压蔚来的价格区间。

若蔚来不跟进价格调整,将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比BBA电动车型贵出5万-10万元,却缺乏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比新势力竞品贵3万-5万元,在配置上又无绝对碾压优势。此前老款ES8因52.8万元的起售价,月均交付不足3000辆,而新一代车型直接降价11万元后,发布首日订单突破5000辆,印证了“价格是当前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蔚来的变相降价,更像是“被动防御”,不是想卷价格,而是不卷就会被淘汰,蔚来用这样的“隐晦调价”来规避政策风险。不过也有一些汽车业内人士认为,高端车型的降价不算“内卷”,只是对利润的压缩。

a6d842c7-9f33-4971-a370-c4af734c87da.jpg

虽然蔚来在政策整治“内卷”时变相降价,有对抗政策的嫌疑,但也显示出蔚来对自身经营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无奈,“价格”仍是现阶段打开市场的关键钥匙。虽然李斌曾说过“不喜欢价格战”,但是行动比嘴巴更诚实。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 记者 张景嵩 实习生 陈妍羽 编辑:虞舜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