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酝酿新规:全隐藏式门把手或于2027年起禁用
发布时间:2025-09-10 17:50:34
随着汽车设计的不断创新,隐藏式门把手在近几年逐渐发展成为行业潮流。
汽车厂家纷纷跟进,将车辆的传统门把手替换为隐藏式设计。这种设计凭借其简洁流畅的外观,提升了车辆整体的科技感与美观度。据部分车企官方宣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阻系数,因而备受车企青睐,广泛应用于各类新车之中。
然而,这一流行设计背后的安全隐患却日益凸显……在紧急情况如车辆碰撞断电、电路故障或火灾发生时,隐藏式门把手可能无法自动弹出,导致车内人员难以迅速逃生,同时也增加了救援人员从外部开启车门的难度。此外,在极寒或大雨冰雪天气下,门把手结冰或被积雪覆盖后不易弹出。
近日,据汽车自媒体大V“明镜pro”爆料,监管部门正在积极酝酿汽车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爆料者指出,9月4日召开了相关会议针对此事展开讨论。根据会议精神,后续法规将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仅允许半隐藏式及传统门把手,并且必须配备机械冗余设计。
该消息人士还透露,目前该事项尚处于讨论阶段,草案尚未最终形成,具体实施细节仍存在变数。有可能直接全面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同时给予车企一年的过渡期,预计从2027年7月起正式执行。
如果爆料内容属实,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市场销售的新车将不会再出现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一旦该方案正式实施,无疑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早有伏笔:工信部已于5月立项制定安全标准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工信部便已正式立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工信部明确指出,当前市面上的隐藏式车门把手产品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困难(隐蔽且无明显标志)、断电后失效以及夹手等情况,这些问题给车辆的逃生与救援带来了潜在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隐藏式门把手主要分为“杠杆式” 和 “电控弹出式” 两种类型。“杠杆式” 隐藏门把手运用物理杠杆原理,在开门时按压一端,另一端便会自动弹起;“电控弹出式” 则依靠电力系统进行开关控制,车辆通电且处于解锁状态时,内部电机将门把手顶出,锁车时电机又将其收回。
新规的出台旨在提升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性,但目前大量正在使用的配备隐藏式门把手的车辆,其安全隐患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为此,记者咨询了浙江消保委汽车专家汪英来。若2027年法规生效,对于车主在2026年前购买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车型,车企是否有义务免费召回并进行改装这一问题,汪老师表示,主要依据法规规定,若法规未作要求,车企在配备方面具有自主性,车门把手难以进行召回改装。
一项流行的设计,不能以牺牲基础安全为代价。未来,如何在创新与实用、形态与功能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车企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虞舜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