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滚动新闻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协会发布 | 2023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8 16:05:00

根据乘联会数据测算,近几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走势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前期2015-2018年燃油车的换购需求推动消费升级车型占比增加。

今年1-5月5万元以下车型占比下降到3.5%。主要是微型电动车的销量回落。今年1-5月5-10万元车型销量份额仅有17.9%,5-10万元传统车型的销量下滑与新能源车的增长抵消后,仍较2017年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占比从2017年的5.7%大幅上升到14.0%。

从总量分析看,近几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在2000-2100万辆上下徘徊,市场消费缺乏动力。近几年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收入和购买力并没有大幅跃升,且短期内仍处于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阶段。目前普通消费群体主要是购买入门级车消费,因此增强消费信心,改善普通群体购买力,实现车市价格段结构相对均衡,才能实现让更多人购买乘用车,提升社会总体消费规模。

image.png

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2023年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4.2万辆,同比增长28.6%,环比增长7.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63.2万辆,同比增长4.2%。

今年1-5月车市零售呈现逐月环比持续上涨的良好态势。3月以来的促销价格热度逐渐消退,但促销仍处高位,消费者观望情绪得以缓解,加之近期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

image.png

今年的上海车展成为推动国内汽车科技进步交流和汽车消费的强大平台,新品的加入和各地车展及发放消费券等丰富多彩的促消活动,对提振消费信心有较好的增进效果。

随着国六B库存延期销售的信息明确,市场情绪进一步稳定,零售保持较旺局面。

从今年春节过早、预期刺激政策出台反复未果、国六老库存促销战风起云涌、期待中的老国六车延期半年和去年基数较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1-5月累计零售763.2万辆,同比增长4.2%。

5月自主品牌零售87.0万辆,同比增长41.0%,环比增长11.0%。2023年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0.3%,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0.0%,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55.0%,较去年同期增5.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2.0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2.0%。5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6%,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8.0%,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1%,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5月豪华车零售25.0万辆,同比增长39.0%,环比增长8.0%。去年受芯片供给短缺的豪车缺货问题逐步改善,市场走强。

出口: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5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0.2万辆,同比增长64.0%,环比增长1.0%。1-5月乘用车出口138.1万辆,同比增长102.0%。5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0%。随着出口运力的提升,5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4.6万辆,同比增长75.0%,环比增长1.0%;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6万辆,同比增30%。 

生产:5月乘用车生产198.5万辆,同比增长18.7%,环比增14.8%。由于国六排放升级的老库存风险,企业生产极其谨慎。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3.0%,环比增18.0%;合资品牌生产同比增3.0%,环比增20.0%;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8.0%,环比增10.0%。

批发: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9.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5.4%,环比增长12.4%。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82.7万辆,同比增长10.4%。受新能源市场拉动的促进,部分车企表现分化明显。5月自主车企批发109.6万辆,同比增长40.0%,环比增10.0%。主流合资车企批发62.1万辆,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16.0%。豪华车批发28.0万辆,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15.0%。

5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表现较强。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企业厂商共30家(环比增3家),其中同比增速超100%的有7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22家。

image.png

库存:5月厂商生产增产,且零售回暖,推动渠道库存改善,形成了厂商产量低于批发1.2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又低于零售4.7万辆的去库存走势。厂商与渠道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持续去库存53万辆,从而减缓了渠道库存压力。

新能源: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3辆,同比增长59.4%,环比增长1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77.8万辆,同比增长46.5%。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8.0万辆,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0.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42.1万辆,同比增长41.1%。

1) 批发:5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3.7%,较去年同期26.5%的渗透率提升了7.2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0.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3%。5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8.0万辆,同比增长48.0%,环比增长10.0%;插电混动销量19.4万辆,同比增长98.0%,环比增长16.0%,在新能源车中占比29.0%,较同期增加6个点占比。5月B级电动车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80.0%,环比增长5.0%,占纯电动份额29.0%。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崛起,其中A00级批发销量7.3万辆,同比下降31.0%,环比增长30.0%,占纯电动的15.0%份额,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5.5万辆,占纯电动的32.0%份额,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10.0万,占纯电动份额21.0%;各级别电动车销量相对分化。

2) 零售: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3.3%,较去年同期26.6%的渗透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7.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3.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0%。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5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2.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2.8%,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3) 出口:5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135.7%,环比增长1.2%,占乘用车出口30.5%;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92.6%,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0%。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从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是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比亚迪在东南亚崛起。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已有数据开始显现。

4) 车企:5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尤为顽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12家(环比增1家,同比少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2.7%(上月81.1%,去年同期78.8%)。其中:比亚迪239,092辆、特斯拉中国77,695辆、广汽埃安45,003辆、上汽乘用车29,126辆、理想汽车28,277辆、吉利汽车27,036辆、长安汽车26,914辆、上汽通用五菱24,373辆、长城汽车23,755辆、哪吒汽车13,029辆、零跑汽车12,058辆、东风易捷特10,569辆。

5) 新势力:5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2.8%,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新能源车批发17,478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58%强的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6) 普混:5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62,373辆,同比增7%,环比增长0%。其中广汽丰田24,700辆、一汽丰田16,573辆、广汽本田8,652辆、广汽传祺5,642辆、东风本田2,842辆、长安福特1,315辆、东风风神1,233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销量逐步提升。

2023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6月共有21个工作日,相对去年持平,但端午节从去年6月3日变为今年6月22日,今年端午节在高考后,有利于休假出游。

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车购税减半政策,因此政策启动期叠加去年3-5月的购买延迟因素共振,导致去年6月的超高基数,不利于今年6月车市同比增速的表现,今年6月如出现负增长应该是正常现象。

由于国六B车型的延期销售政策明朗,因此6月的市场心态相对稳定。随着有竞争力的新品持续推出,车市的结构性增长仍较明显。

乘用车市场进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车企努力冲刺销量的意愿仍较强,因此6月仍是产销环比走势较好的月份。随着新能源的强势增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近期上市车型产品力稳步提升,销量分化现象更为明显,车企半年市场表现或加速分化。

从乘联会监控的2023年1-4月份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零售同比增长45%,其中4月自主车出口的海外零售同比增长42%,继续保持强势良好增长的态势。由此判断中国乘用车的6月出口仍会保持强势增长,推动6月总体乘用车的国内外总量继续环比较好增长。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作者: 编辑:虞舜

姓名
联系方式
品牌型号
具体故障
验证码
    消费者可致电杭网汽车热线0571-85053683,新浪微博@杭州网@车行杭州及微信号hangzhouwangbbs投诉汽车质量问题。
    如您遇到车商履行合同约定问题、维修服务收费不符、假冒汽车用品、无故加价等欺诈问题也欢迎您投诉。
    注意:在投诉时内尽可能详细地填写购车时间、地点、具体故障等描述,并填写个人真实联系方式以便跟踪回复沟通。(联系方式仅限于工作人员,不会泄漏给第三方)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