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L3规模化落地加速 自动驾驶迎来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4-07-02 09:44:38

近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9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即汽车生产企业+使用主体成对出现。其中,车企负责产品生产,测试则由相关平台提供。从发放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到此次《通知》发布,不仅表明车企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预示着L3规模化落地的时代即将到来。

技术逐步成熟市场需求增长 L3试点政策因时制宜

从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以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多种复杂的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4月底,国内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9,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6,800多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8,800万公里。随着越来越多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研发测试验证,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此次发布的《通知》,是在前期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动量产车型产品上路通行和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产业生态迭代优化,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进程。

除了技术进步,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也是L3规模化落地政策不断加码的关键。普华永道披露的《2023年数字化汽车报告》显示,中国受访消费者对高阶自动驾驶的接受度远高于德国和美国。具体到市场销量方面,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智驾版车型销量明显高于非智驾版。以小鹏和问界为例,2024款小鹏G9 Max版销量超12,000台,占比超总量的80%;问界新M7累计大定超10万辆时,智驾版车型订单占比超60%,城区智驾包选装率高达75%。

试点政策传递诸多信号 L3规模化落地并非一蹴而就

自动驾驶商业化已是大势所趋,《通知》发布意味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确定“进入试点的联合体”,是否代表允许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将此前多家车企获得的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比喻为“准孕证”,那么入围试点意味着车企获得了“准生证”。此前颁发的L3测试牌照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过程,通过开展实际道路测试,验证产品在实际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下的安全性,产品多以加装各种设备的改装车辆为主。而此次的试点政策,则是允许主机厂可以基于以往的测试开发面向量产或可实际运营的产品,更贴近现实,也更具参考价值。

从试点具体流程来看,9家联合体只是完成试点申报阶段的遴选,并不代表最终可以取得准入许可或允许上路通行,后续还有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四个评估阶段。接下来,四部门对试点申报阶段确定进入试点的联合体,指导其开展试点实施。纳入试点的产品,在完成测试与安全评估后,方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准入申请。对取得准入许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指导在试点城市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通过梳理《通知》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9家联合体中包含7家乘用车公司、1家货车公司和1家客车公司,意味着试点车型涵盖多品类,将覆盖多种使用场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品类的车型进入自动驾驶准入试点范围,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普及和应用。

根据工信部针对该《通知》的解答可以了解到,此次试点工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之一就是“基于试点实证,加速形成系统完备、务实高效的法律法规、管理政策和标准体系”。自动驾驶进入L3阶段,安全风险控制将上升至第一位。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明确人与系统之间的责任划分,形成完善的法规制度,才能推动L3规模化落地。

来源:车质网 作者:​ 李东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