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需要国产吗?
发布时间:2024-07-03 17:14:00
今时不如往日
从年销量3万台、到单车年销量3万台、再到年销量5万台,最后是年销达10万台,可以看到,在过往多次传出要国产化的前提,多是因为雷克萨斯销量持续上涨所致。
而这一次,雷克萨斯在华的背景却并不美好。
数据显示,2016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10.92万辆,四年后(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成功翻番,达22.7万辆。这也是雷克萨斯的巅峰时期。不过2022年,雷克萨斯累计销量急转直下,同比下滑24.5%,最终以17.6万辆的累计销量草草收场。2023年微增3%,为18.14万辆。
与之相反的是,雷克萨斯在全球的销量却在大幅增长。
2023年,雷克萨斯全球共卖出82.4万辆新车,同比增32%,其中北美是第一大市场,卖了35.5万辆,同比增长24%;日本市场销9.4万辆,同比增幅达129%;欧洲和中东的增速也分别达46%和60%。中国市场占雷克萨斯全球的份额从28%降到22%。
今年1-5月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售同比增长28%至6.9万辆,不过这看似光鲜的销量却也是其降价让利争取到的结果。
要知道,雷克萨斯此前被称为保值神车、加价之王,其热销车型ES加价2万元已是常态,LM车型甚至要加价80万。后来尽管政府开出巨额罚单,但雷克萨斯仍未停止加价行为。
雷克萨斯在华也赚的盆满钵满,这也是雷克萨斯迟迟不国产的原因之一。
再看现在,雷克萨斯的全部车型非但没有了加价,甚至多数车型还都出现了降价优惠。例如,主销车型ES、NX有5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
有消息显示,部分地区甚至给出10万元的降价,如此大的优惠力度,对雷克萨斯来说可谓是罕见。
事实上,包括雷克萨斯在内的二线豪华品牌,都无一例外出现了降价让利、销量下跌的情况,主要原因便是新能源转型缓慢所致。
如何拯救销量,加速新能源转型是雷克萨斯无法绕过的坎。
其实,早在2021年,丰田官方就计划,到2030年,雷克萨斯和丰田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将达到350万辆。
而雷克萨斯是丰田转型新能源的排头兵。其预计2030年率先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实现销量100%为纯电动汽车,全球年销量达到100万辆;2035年,则将在全球实现纯电动化。
为此,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雷克萨斯发布了雷克萨斯LF-ZC概念车型,并表示将于2026年开启品牌进入电动化的变革阶段。
不过,新能源转型自然离不开中国市场。特斯拉依托上海工厂,快速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能源车企。大众、通用等外资企业也都加快在华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曾表示,“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业内认为,无论是为了保住中国的销量还是转型新能源,雷克萨斯国产化都将对其有很大助力。
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而雷克萨斯若不国产化,势必将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继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以大众为例,大众ID.3国内售价仅12.59万元(约1.6万欧元)。而在德国市场,大众ID.3起售价约为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20万元的价格差异甚至引发德国消费者的不满。
如此来看,丰田若想利用雷克萨斯作为进军新能源的排头兵,国产化似乎是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崔东树认为:“对雷克萨斯品牌来说,如果国产成功,能够带来更多消费信心,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融合。因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最强大的,雷克萨斯电动汽车在中国生产制造,肯定会比在日本生产更有优势。”。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 马振旗 编辑:马国平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