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拼”出一路公交车 百年“7路”上,“车三代”的人生接力
发布时间:2024-07-26 09:37:12
庞培华
庞培华在采荷三小教孩子们木工
1921年,我的爷爷庞阿慧拉着黄包车,在城站火车站一带讨生活,火车站周边最容易兜到生意。
只要空下来,爷爷就喜欢去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茶楼坐坐。去茶楼的人名为喝茶,实际上是因为那里各色人物进进出出,打听消息格外灵通。
这座茶楼到底叫什么、在哪里,我是没有查到,只是知道当年茶客云集的大堂里,几位老板用一碗茶的工夫,“拼”出了杭州的第一辆公交车。
从此,这趟公交车成了活化石,一路见证了杭城黄金旅游线的百年“风景”。
西湖边“拼”出来的公交车
有人提议,既然车子是不同国家的部件组装起来的,不如就叫“万国牌”好了。这下好了,这个雅号很快就在杭州传开了。
当年的老板们在茶楼里交流的都是商业信息。有一回,有位老板说起,有一批外国的车子,品牌还蛮好的,就是已经报废了,价格很便宜。顺着这个话题,又有老板提出,不如把这些车子当废品收来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可能“洋为中用”。
没想到,这些老板真的拿钱去把报废车收了过来,开始办大事。英国车的地板、美国车的发动机,再弄一些国产的零部件,一辆“拼装车”就这么凑出来了。一发动,还真能上路。用现在的话说,一个新的业态,离正式面世就差临门一脚了。后来,“宝华汽车行”和“永华汽车行”在西湖边开出了杭州第一条公交线路,用的就是这批“拼装车”。
“拼装车”这个名字,叫着贴切,但不高级。有人提议,既然车子是不同国家的部件组装起来的,不如就叫“万国牌”好了。这下好了,这个雅号很快就在城里传开了。也就是那时候,爷爷改行开汽车,成了“永华汽车行”的一名司机。
爷爷有意培养我爸爸庞明山也进入公交这一行。我爸爸从小工做起,先熟悉公交车的里里外外,后来去了我姑父的车行当司机。我姑父开的是一家小型汽车行,有3辆组装起来的公交车,主要做环西湖的跑车生意,规模是不好和“永华汽车行”比的,但也是蛮赚钱的。
当时,湖滨一带都是大型汽车行的天下,小车行只能把汽车起点站放到石牌楼附近(今建国路与清泰街交叉口一带),我们家也跟着在那一带落了户。我爸爸开车是一把好手。那时候有一条往北出城的线路,很多公交车都上不了大坡度的大关桥,只能绕路。我爸爸通过技术改进,让车成功过桥,姑父的车行因此赚了不少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夏天,一众私营车行接受公私合营改造,并入当时的杭州公共交通公司(即市公交集团前身),我爸爸开的车也有了正式的线路编号——“7路”。
“7路”公交车有了专属童谣
妈妈单位里请唱小热昏的艺人帮忙编了段歌谣,把7路车途经的主要景点写了进去……我听过那首歌谣之后至今都没有忘掉。
后来,我爸爸的工作调动,开始负责接送公交车司机上下班。他每天凌晨3点出门,先骑自行车到公司发车,再开车在城里绕一圈,把司机们都接上。我爸爸离开了7路车,我妈妈却响应组织号召,从一名敲炭工成长为7路车的售票员。
那时候的公交车是烧炭的,炭要敲得细碎,再丢进车后的炉子燃烧,转化出的能量也就能为车子提供时速不超过20公里的动力。我妈妈最早就是敲炭的,后来成了售票员,每天都在路上,把我带在身边。所以,我坐过很多版本的7路车。比如,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跟着妈妈坐过“支援车”。那是一种从战场上缴获的美式敞篷军车,车尾搭一个小平台,乘客坐在车上,手必须紧紧抓住车沿或绳索。
我记得,20世纪60年代开始,7路车的起点站延伸到了城站火车站,票价全程1角8分,到湖滨6分,到少年宫9分。做售票员,我妈妈最头疼的不是按站计费,也不是回答乘客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是介绍景点和唱歌谣。为了多吸引坐火车来杭州的游客乘车,妈妈单位里请唱小热昏的艺人帮忙编了段歌谣,把7路车途经的主要景点写了进去。晚上,妈妈为了工作,在那里死记硬背,反倒是我,听过那首歌谣之后至今都没有忘掉。
“七路车,王牌车。历史长,资格老。湖滨是它中转站,灵隐就是落客站,从中景点一站一站又一站。钱塘门外少年宫,车过著名北山街,断桥残雪在眼前,新新饭店停一停,宝石山上看一看,劝君不要多留恋,好的景点在后面:苏堤春晓六吊桥,精忠报国岳王庙,曲院风荷斜对照,玉泉池水鱼儿跳,双峰插云穿云霄。九里云松石莲亭,北高峰前迎贵宾;原来是咫尺西天灵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