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到底安不安全?25%小范围偏置碰撞告诉你真相
发布时间:2019-12-30 09:04:04
对于碰撞测试,作为消费者可能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世界范围内比较受到认可的碰撞机构,欧洲的Euro –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和美国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都比较权威,而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也逐渐受到国人认可,近日,C-IASI管理中心已完成并首次公开了乘员侧正面25%小面积偏置碰撞演示试验,瞬间引发车友关注。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碰撞试验看起来非常刺激,一般爱好者也仅仅关注最后的碰撞成绩而已,而内行人士,则能够从碰撞试验过程中得出一些自己的判断,比如对右侧A柱的弯曲情况和乘员舱侵入量的表现,进行总结。那么这个25%小面积偏置碰撞究竟有何意义?
首先,这不是C-IASI首创,IIHS于2012年就将25%小范围偏置碰撞加入碰撞测试当中,原因是因为,日常驾驶中,100%正面碰撞所占事故比例并不多,多数撞车、撞树、撞柱子等情况都为小面积偏置碰撞,而且这种碰撞因为受力面积小、局部压强大且碰撞区避开最硬的前纵梁等原因,乘员受伤几率和严重性都比较高,因此也就受到了IIHS的关注。
与其他新晋的碰撞测试项目一样,2012年IIHS的25%小面积偏置碰撞也“抓住了”很多大鱼,很多以安全性著称的车型纷纷扑街,不过,在几年后,逐渐总结起经验来的汽车厂商,纷纷对旗下车型进行了对应的补强,碰撞测试成绩也逐渐从差或者一般直接晋升为优秀。
到了2016年,IIHS怀疑厂商专门对主驾驶位小面积偏置碰撞进行了针对性的升级,就安排了副驾驶一侧25%小范围偏置碰撞,结果印证了IIHS的怀疑,大部分车型两侧碰撞结果并不相同,主驾为优,副驾却普遍较差。
在碰撞结果出来之后,IIHS拆解了一台左右测试成绩迥异的车型,发现部分车型在主驾侧前防撞梁处单独加装了加强件来应对25%小范围偏置碰撞,而由于副驾不参与测试,因此副驾侧同样位置却没有加强,这才导致了左右两侧碰撞成绩出现明显差异,也就是说,25%小范围偏置碰撞逐渐变为了应试教育的一种,众多厂商开始投机取巧,作弊风气盛行。
当然,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副驾驶侧25%小面积偏置碰撞也于2017年正式进入碰撞测试项目之一,彻底断绝了厂商的作弊年头,结果,IIHS的做法也逼着一种厂商改邪归正,无论主驾副驾均取得了不错且相对均衡的成绩,进步十分显著。
而C-IASI的乘员侧正面25%小面积偏置碰撞试验之所以能够在几天之内发酵的这么厉害,原因很简单,一是垫底的几款车型中出现了国内消费者相当熟知的车型,而且部分车型还都以安全性著称,二是因为同款车型在国内外碰撞机构取得的成绩大相径庭,直接实锤了国内厂商偷工减料、不尊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行为,如果说以往还只是怀疑,那么在C-IASI的乘员侧正面25%小面积偏置碰撞试验结果面前,任何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第三方机构的严苛监督下,像25%小范围偏置碰撞这种测试项目显然将大力提升国内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不少厂商也不想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设”在这个新增项目中彻底垮掉,不过,从首批受检车型的碰撞成绩来看,确实能隐隐约约嗅出一丝“店大欺客”的味道,这也提醒了国内消费者,要提高对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视,在购车时不要被花里胡哨的配置和品牌影响力冲昏了头脑,无论测试多么严苛,只有市场才能真正让一些居心叵测的汽车厂商重新变得良心起来。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蒋俊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