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是汽车贴膜市场最热的时候,昨天快报报道了劣质染色太阳膜(详见昨日33版)后,很多读者来电问:以防护为主要功能的汽车安全膜质量又如何呢?
半个月前,在浙江省直机关工作的周先生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车门挤压变形。周先生猛踹车窗玻璃,玻璃却纹丝不动,最后只能求助车外的人才脱险。
事后周先生发现了原因:汽车贴膜竟然无法从内部打穿,本该保护车主的贴膜差点夺走车主的性命。
有些安全膜里外不管用
浙江大学专门研究安全膜的龚报君博士说,安全膜的设计原理就是单向防护,这是安全膜区别于防弹玻璃的关键之处。合格产品是内外有别,车主在事故中因此能够逃生,因为安全膜对玻璃的防护原理是赋予玻璃内张应力,而不是直接阻挡在玻璃上的冲击能量。
发生交通事故时,由于撞击力度大或者起火,车门可能变形而无法打开,车窗玻璃的强度要比前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弱,就成为了安全逃生的出口。此时车窗贴膜不是单向防护就很危险。
还有一些安全膜连防盗功能也难以达标。台州车牌号为浙J81626的车主李昌德在当地花费3000元做了全车贴膜,包括前后挡在内的车身玻璃,6月初在黄岩市商业银行门前被砸破右侧车窗,失窃5万元。上个月,当地还有两位本田和奥迪车主也遇到了相似情况。
10个牌子8张吹破牛皮
最近,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力学实验中心在几家汽车美容店里随机选取了10个品牌最高级别的安全膜,做了一次检测。
这些安全膜贴在6毫米的普通玻璃上,然后由四边形框架分别固定。由一个人手举一个重约三斤重的纺锤形铁质冲击传感器,在一米远外砸向四边形框架中的玻璃。
浙江大学力学实验中心主任吕荣坤教授主持了这一实验,“这一力度相当于成人用5磅的锤子打击车窗,或者是一位壮汉的拳击力量。”
结果,10张安全膜中8张膜被传感器击穿。有一张正面未被击穿的膜反面也没有破裂。如果把该安全膜放在事故逃生过程中,车主显然无法砸穿玻璃及时逃生。
按照实验结果推断,这8张被击穿的膜在实际使用中最多符合抵御飞溅物、轻微抛掷物的程度,根本不具备防盗和防爆功能。另有一张虽然有防盗功能,但是仍然有安全隐患。完全合格的安全膜,10张里只有1张。
尴尬现实掩盖了劣质货
位于文华路的国家分离膜实验室的吴礼光教授说,安全膜在上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正规品牌总计约20个,包括加拿大ACE(福瑞达)、美国CP(龙膜)、3M,以色列HANI-TA等牌子。
然而,这些品牌很快淹没在1000多个挂着洋名的品牌洪流中。例如US××膜、美国爱斯膜、德国HK膜,以及纳米膜、陶瓷膜、真空微粒子膜等。
今年5月份,杭州市江干工商分局就发现一个名为“红三角安全膜”的产品,几乎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是伪造的,谎称自己是发达国家驻华大使馆的供货商,虚构称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
眼下,凡是能洗车、打蜡的地方都提供贴膜服务。在杭州石祥路、绍兴路等汽车用品店集中的地方,到处可见“大量批发各种安全膜”的字样。据介绍,正牌安全膜每卷成本超过10000元,每辆车成本在700元左右。
新闻链接
五招让劣膜假膜现形
查证书:中福瑞达国际商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乔森说,真正的进口产品应该具备报关和关税、增值税、付税凭证等完税证明。如果是正宗国际品牌代理,消费者可以要求经销商提供国外公司的授权证书,而且须经国外公证机构和大使馆认证。
看膜:安全膜外观上用肉眼观察都是一层薄膜,但实际上正规的防爆隔热膜都是多层结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膜层结构由透明基材+聚酯膜层+胶着层+金属涂层组成。真品光滑细腻,手触摸时质感很强,伪劣品则暗淡、粗糙、没有光泽。还要注意的是,真品往往不会在膜本身上打所谓防伪印记,因为这会影响膜的控光性。
检测:安全膜也有隔热效果。检测隔热与否,本身就是人体感受的科目,感觉到了就是有效果,只需要用射灯直接照射一下就可以感觉到产品的隔热效果。
实物鉴定:个别品牌会从贴膜上裁一块六寸照片大小的膜贴在镶有玻璃的镜框上,用射灯照射感觉隔热率,并根据质保书设定的抗冲击强度,用0.5公斤重的钢球从5米至15米高度自由落体砸击这个悬空放置的镜框。
嗅异味:有些产品需要用黏合剂才能贴在玻璃上,往往还含有较多的有机溶剂。劣质产品中含有甲醛、苯类高危害成分的几率很高,这些有害物质在光合、高温的作用下容易挥发,在夏天光照很强、气温很高的情况下会危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