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CEO“下课”,销量下滑!捷尼赛思日子难过

发布时间:2025-07-18 15:11:38

你在路上看到过这个品牌吗?

早在2008年还叫做“劳恩斯”的捷尼赛思以进口车的身份进入到国内市场,到了2014年“劳恩斯”改名为“捷恩斯”再次进入到国内市场,接着2021年正式由捷恩斯改名为捷尼赛思,现代汽车意图通过此举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然而,改名后的捷恩斯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近日,网传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朱江已于今年6月底离职,距其去年8月加入捷尼赛思仅仅10个月。针对捷尼赛思中国CEO离职的消息,目前捷尼赛思中国暂未回应。

换帅没能“力挽狂澜”

从网上公开资料来看,早在2003年朱江便入职宝马,后升任宝马中国副总裁,也是宝马全球首位华人副总裁。10年后的2013年朱江离开宝马加盟雷克萨斯,后来他又先后在蔚来和福特等车企工作过。2024年8月,朱江出任捷尼赛思中国CEO一职,负责捷尼赛思在国内的业务,成为捷尼赛思首位中国籍负责人。

尽管,朱江在汽车行业的履历十分丰富,但他丰富的营销经验并没能提振捷尼赛思在华低迷的销量。官方还没有公布朱江离职的原因,但大概率可能还是因为销量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全年销量仅为367辆;2022年,其在华销量提升至1457辆;2023年,这一数字为1558辆;2024年,该品牌在华销量为1328辆,同比下滑24.8%。

这一销量水平,与主流豪华品牌动辄数万辆甚至数十万辆的年销量相比,差距悬殊。另外一方面,在2023年6月的时候,捷尼赛思还因为质量问题召回了1602辆汽车,基本覆盖了全部产品线。

在各大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时,捷尼赛思“油电并行”策略显得过于保守。2025年捷尼赛思宣布与华为合作智驾系统,但合作细节仍落地。电动化布局滞后,让捷尼赛思举步维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朱江明确表示“捷尼赛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2025年3月,捷尼赛思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本地化进程。在未来3到5年内,计划向中国市场推出本土化研发和制造的新能源产品。显然,捷尼赛思开始最后一搏。

“韩国宾利”陷入困境

从市场表现来看捷尼赛思面临着被进一步被挤压的命运。作为韩国豪华汽车品牌,被称为“韩国宾利”的捷尼赛思在中国的销量远没有达到预期。

自第三次更名后,捷尼赛思品牌定位模糊,既想对标BBA的豪华调性,又想凭借性价比吸引消费者,但这种定位使得消费者对其认知更加混乱,预算有限的则会更倾向于选择认知度更高的二线豪华品牌。

捷尼赛思官网推出补贴政策

从产品层面来看,捷尼赛思在售车型对于消费者的“吸金力”显然不够,与一些同级产品相比也并没有什么太大优势。以主销车型GV70为例,其30万元入门款缺失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等消费者极为看重的智能配置。记者致电杭州滨江4S店获悉,GV70仅有展车优惠5万,非展车无优惠,G80店补优惠1万,其余车型均无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捷尼赛思当前在华销售的6款车型中,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仅有GV60和纯电G80两款电动车型。这种产品结构与快速电动化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乘联分会最新数据,2025年6月国内豪华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达30.3%,自主品牌更是高达75.4%。这一数据足以凸显了捷尼赛思电动化转型的滞后性。

除了品牌、产品之外,捷尼赛思销售服务体系同样不完善。截至2025年,捷尼赛思在全国仅有19家门店,销售服务网点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用户服务受限。

此前,雷克萨斯宣布国产,今年6月已进入建设阶段。不同的是,雷克萨斯是二线豪华品牌的销冠,而捷尼赛思在销量上不仅低迷,在品牌认知上也远不及其他品牌。

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不仅有BBA等传统豪强的持续挤压,还有造车新势力问界、理想、蔚来,以及中国传统汽车企业的高端品牌极氪、岚图、阿维塔也在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在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传统豪华阵营价格持续下探的双重挤压下,这个韩系豪华品牌正面临其在中国市场的艰难时刻。“躺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面对新一轮的竞争,是摆在二线豪华品牌必须调整应对的时候了。捷尼赛思不会是个例,包括英菲尼迪等在内的其他二线豪华品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