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吹牛犯法,该管管车圈营销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10:08:00

营销需要回归真实

当这些营销成为捷径,部分车企便不再愿意沉下心来做产品或者做营销的长板。

小型车本可在设计美感、极致能耗或都市通勤便利性上花精力;大型车则应在乘坐质感、安全冗余或长途舒适性上下工夫。然而,当营销资源被错误地配置后,行业在“扬短避长”的乱象中,会慢慢失去差异化创新的动力。

不仅如此,当一家车企通过模糊边界获得短期流量时,竞品往往会被迫跟进,甚至在营销上变本加厉。而恶性循环之下,“人有多大胆,车就有多厉害”,营销逐渐脱离产品本质,成为一场比拼胆量与想象力的游戏。

如果长此以往,过度营销包装下的虚假繁荣,会让行业的创新土壤日益贫瘠。

从短期来看,偏离轨道的营销会获得短期流量,但也可能会被流量反噬,成为众矢之的;从长期来看,如此营销也会使行业的创新土壤变得贫瘠,成为产业之痛。

因此,营销应回归价值本质,用真诚沟通出产品的真实优势。例如,小型车如本田飞度或五菱缤果,其成功从未依赖虚假的空间承诺,而是聚焦灵活与经济性,以及个性化设计魅力。反观沃尔沃、“蔚小理”的大型车则舒适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说,只有营销和产品核心长板产生协同效应,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同时,营销也需要恰如其分的“场景化”表达。

就好比小型车可以展示在狭窄路段的灵巧泊车,在拥堵路段的高效穿梭;大型车则应呈现其携全家舒适出行的从容,长途驾驶的稳定与安全。真正让消费者在具体生活场景中理解产品。

另外,行业亟需建立透明、统一的标准来为营销修正轨道。

如行李箱容积测量应严格遵循ISO标准;操控性评价可引入更贴近日常路况测试。如有部分新势力车企主动公布CLTC与WLTC续航对比,迈出了诚实的一步。

最后,车企也应当勇于坦承产品的适用边界。例如小型车可明确标注“最佳乘坐人数建议”,大型车亦可提示“城市通勤便利上的局限性”,让营销做到“扬长不避短”。这种坦诚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更是对品牌长期发展的负责。

而汽车营销回到正轨,是汽车行业走向成熟与可持续的必经之路。

因为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消费者渴望的不仅是参数堆砌的汽车产品,更是坦诚的态度。谁能率先摆脱这种偏离轨道的营销泥潭,谁才有机会在这片红海中率先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来源:汽车公社 作者: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