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领克青少年交通安全公益课堂走进施家桥社区

发布时间:2025-11-24 15:51:36

原来汽车边上藏着这么大的危险区域!刚完成汽车盲区体验的施家桥社区学生李雨桐恍然大悟。

11月22日,“安行致远 领创未来”领克青少年交通安全公益课堂走进杭州萧山北干街道施家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理论授课与实景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百余名青少年及家长送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必修课,更以暖心公益实践收获社区居民广泛认可。

理论课堂敲警钟,案例解析破侥幸

活动伊始,萧山交警大队李逸之警官以本地真实交通事故视频为教材,拉开理论教学序幕。视频中,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骑行者遇突发状况头部受伤、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在追尾事故中撞伤头部等案例,让现场学生屏息凝神。“很多人觉得‘短途出行不用系安全带’‘慢点开就不会出事’,但数据显示,后排未系安全带的致死率是系安全带的3倍。”交警结合案例强调,“交通安全没有‘侥幸区’,‘一带一盔’是生命防线。”

随后,交通安全教育专家接力开讲,聚焦“看不见的危险”展开深度科普。通过沙盘模型演示,老师清晰标注出车辆前后保险杠附近、A柱区域等固定盲区范围,特别指出小型车转弯时的内轮差可达近1米,而大型车更是能达到1.5-2米,这一“死亡月牙”正是儿童玩耍时的高危区域。针对“鬼探头”场景,老师解析道:“行人突然冲出路口时,驾驶员反应时间不足1秒,保持安全车距、减速备刹才是关键。”生动讲解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实景体验练技能,应急自救筑防线

理论学习后,在社区文化广场开展的实践体验环节成为全场焦点。在汽车盲区体验中,领克团队布置了模拟儿童身高的彩色模型,当学生们轮流坐进驾驶位时,纷纷发现:“明明看着就在车旁,但坐在车内却完全看不到!”安全员趁热打铁:“这些模型所在的区域,就是司机的视觉盲区,千万不能在车辆周边玩耍。”沉浸式体验让“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的安全警示深植于心。

后备箱自救逃生环节更显实操价值,不仅吸引了青少年积极参与,不少家长也主动加入体验行列。 “我开了五年车,还真不知道后备箱能从里面打开!” 居民刘女士钻进后备箱后,对着内部结构仔细观察,在安全员指导下,一步步完成 “放倒后排座椅 — 找到锁芯盖板 — 拨动解锁开关” 的操作,成功 “逃生” 后,她忍不住感慨:“以前总觉得被困后备箱是电影里的情节,今天学会这个技能,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遇到突发情况,都多了一份保障。” 现场像刘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一边跟着学习操作步骤,一边互相交流心得,有的还特意用手机拍下关键环节,打算回家后在自家车上尝试。10岁的王梓轩在家长的鼓励下,仅用30秒就完成了 “逃生” 流程, 温馨互动间,安全知识在亲子间传递,也让活动的实用价值进一步凸显。

公益赢得民心,品牌口碑升温

专业又有趣的公益课堂不仅让青少年受益匪浅,更打动了在场居民。领克车型试乘试驾区前渐渐排起长队,“看了他们做的安全科普,觉得这个品牌很靠谱,想亲身感受下车辆性能。”居民张先生的话道出了众人心声。从盲区设计细节到安全配置讲解,领克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让试乘居民频频点头。

“这样的活动真正办到了我们心坎里!”施家桥社区沈潮明书记表示,“既给孩子普及了必备的安全知识,又让居民近距离了解优质车型,在党建领引下实现了公益价值与民生需求的双赢。”据统计,当日共有 200多位家长和孩子参加了本次交通安全公益课堂,不少居民在活动结束后主动询问车型信息,并参与了试乘试驾,公益行动带来的情感共鸣显著提升了品牌好感度。

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品牌,领克始终将“全域安全”理念延伸至社会公益领域。此次社区公益课堂通过“理论+实践”的创新形式,既为青少年筑牢安全防线,更以真诚服务传递品牌温度。未来,领克将持续把安全课堂带进更多社区与校园,用实际行动诠释“安行致远 领创未来”的承诺。

来源:杭州网 作者:图片 :领克汽车提供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