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打车软件昨日分别下调补贴 烧钱游戏已渐近尾端
这段时间,家住滨江的小典打车打得很“爽”。
小典的工作地点在体育场路。从单位到家,最近的路程需要12.6公里,车费大约为35元。
最近,小典发现了一种可以省钱的方法,自己只需要为这段路程支付15元的“的费”即可。那么,另外的20元,是谁买的单?
支付补贴滋生“接力打车” “的哥”每单多赚25元
买单的是互联网两大“土豪大佬”:马化腾和马云。
今年年初开始,一场围绕在打车行业的“烧钱”大战,在腾讯和阿里巴巴间迅速升级,双方均投入五六亿元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对使用移动支付方式的乘客和司机进行现金补贴。
一开始,“嘀嘀打车”(腾讯投资)对司机每次补贴10元(每天5笔封顶),并对乘客每次补贴10元(每天3笔封顶)。“快的打车”(阿里巴巴投资)对司机的补贴政策每笔比“嘀嘀打车”多出5元,对乘客的补贴为每天2笔封顶。
如此粗略一算,打一次车,司机和乘客一共可以获得20-25元的补贴。
小典发现的“方法”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两家的竞争规则:
“高架通畅的话,从家到单位是35元。我一般先用‘快的打车’叫车,上车后跟的哥商量,再用‘嘀嘀打车’呼叫一次,的哥动作快点都能抢到。到达目的地后,车费分成两半,两种软件各支付一半,这样我省了20元,的哥能多赚25元。”小典说。
这一来,既让乘客省进了真金白银,又让司机多赚了额外利润。乍一看,可谓“双赢”。
不过,任何事都存在两面,每一种规则也都有它的漏洞,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