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球车企市值:超七成企业同比增长!
发布时间:2025-09-12 15:03:06
2025年8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继续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并基于2024年全年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年度市值表现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市值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详实、更客观、更多元、多维度的市值变化数据分析。
2025年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范围依然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主要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统计在内的上市企业数量共计130家。
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
头部阵营排位基本稳定 市值表现以增为主
根据汽车市值研究组的统计显示,整体看,2025年8月统计范围内的130家企业中,有93家实现市值同比增长,占比超过70%,有106家实现环比增长,占比超过80%。
从2025年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前20的排名看,市值同比增长的企业为14家,环比增长的企业为19家。排位方面,8月市值前20名的企业有6家排位较上月有所提升,5家排位下降,9家排位与上月持平。
具体到各细分领域,2025年8月,A股迎来大涨且创近十年新高,汽车行业呈现利好趋势;零部件领域,国内上市零部件企业8月市值也呈现普遍上涨,各板块多点发力迎来复苏;跨国车企8月市值表现也呈现回暖迹象,环比普涨、同比改善;新创公司领域,也在重塑竞争格局,估值逻辑从"规模优先"逐步转向"效率为王"。
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
A股大涨创十年新高 汽车行业展现利好
8月是A股一个极不平凡的月份,A股三大指数月线均大涨。沪指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累计涨幅近8%;深证成指累计涨幅超15%,创业板指累计涨超24%。其中,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环比上涨者23家,占比近80%,实属罕见。
当月,比亚迪市值达1.04万亿元,环比增长8.39%,同比增长43.32%。作为自主品牌销量领先的头部车企,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2025年前七个月,比亚迪全球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27.4%。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并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取得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赛力斯位居第二位,其当月市值为2236.24亿元,环比增长7.88%,同比增长93.57%。从其发布的半年报看,赛力斯已经踏上了稳健发展之路。数据显示,赛力斯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2025年1~6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2108万辆。数据显示,赛力斯研发人员共计698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36%。
8月,上汽集团在A股在同样出现了良好走势。其当月市值2159.96亿元,环比增长8.61%,同比增长48.56%,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2995.9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43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4亿元,同比增长85.9%。其间,上汽大乘用车板块借鉴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模式,产品开发周期缩减到18个月,增添了发展后劲。
位居榜单前五位之列的吉利汽车,当月市值达1811.49亿元,环比增长10.77%,同比增长124.61%,也是前五中市值同比增幅最大者。上半年,吉利汽车成为大赢家,其总营收达到1502.8亿元,同比增长27%;核心归母净利润升至66.6亿元,同比激增10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0.3亿元。基于上半年销售良好表现,吉利汽车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11%,由271万辆增至300万辆,展示良好信心。
在一片“涨”势中,江淮汽车成绩令人瞩目。其当月市值达1189.19亿元,环比上涨10.01%,同比上涨170.76%。今年以来,江淮汽车股价持续上行,已从6月初的35.18元,到8月末创下历史新高55.4元。自尊界S800上市后的这3个月,江淮汽车股价大涨40%;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15%,跑赢大盘。
8月,值得注意的还有千里科技,其当月市值达534.39亿元,环比上涨43.79,同比涨幅高达202.29%,为传统整车板块中同比涨幅最大者。其股价也从月初的8.32月增至月末的11.82元,增幅近40%。其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84亿元,同比上升40.04%;归母净利润为3117万元,同比上升19.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负1.34亿元,同比下降903.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5亿元,同比上升396.29%,出现进一步向好态势。
港股东风集团股份拟私有化退市引发广泛关注。8月22日,东风集团股份公告称,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通过“介绍上市+私有化”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奇瑞汽车即将在港股上市也吸引了行业的目光。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文件显示,奇瑞汽车港股IPO已获得证监会备案。9月7日,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奇瑞将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
本月的商用车板块市值环比也基本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宇通客车市值611.49亿元,环比增长10.84%,同比增长29.49%。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客车销售21321辆,同比增加3.73%;实现营业收入161.2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加15.65%。上半年,宇通客车研发支出7.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3%,在同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主要投向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
经销商板块7家上市公司中,当月市值环比上涨者为4家。其中,中升控股市值达348.12亿元,环比上涨20.51%,同比上涨80.67%。和谐汽车市值32.89亿元,环比上涨81.31%,同比大增451.85%,为当月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同比涨幅第一。2025年上半年,和谐汽车收入约为人民币96.37亿元,同比增长约29.1%;新车销量辆达30666辆,同比增长60.6%。和谐汽车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了海外多个国家。同时,在欧洲,和谐汽车也在英国、法国及波兰建立了比亚迪的服务网点。
8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面向第四季度,车市将迎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也将持续发力,为车市和股市注入强劲新动能。因此,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或将迎来新一轮利好,展现不凡的前景。
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市值
各板块多点发力迎来复苏
8月,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延续了行业转型的大趋势,相较于7月的分化态势,本月整体呈现向好局面,各细分板块在不同驱动因素下均展现出积极增长动能,头部企业持续领跑,部分领域企业也迎来复苏与突破,行业活力进一步提升。
动力电池板块8月整体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本月呈现出更明显的协同增长势头,统计在内的企业环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宁德时代延续亮眼表现,环比增幅15.71%;亿纬锂能环比增幅高达29.16%。动力电池板块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整体向好趋势明显,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与部分企业的复苏形成合力。
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一改上月分化加剧的局面,整体呈现向好态势,技术落地进度加快与订单交付能力提升成为板块增长的核心动力。随着智能化浪潮的推进,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持续发力,其抗波动能力转化为增长优势。板块向“硬科技”聚焦的趋势在8月更加清晰,企业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加速落地,带动相关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
传统零部件与综合板块8月整体表现向好,有效抵御了传统业务的下行压力,带动板块整体韧性提升。统计在内的轮胎企业8月市值均呈现环比增长,赛轮轮胎和青岛双星表现较好。
对零部件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能力、全球化布局深度及战略转型执行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分化中胜出的关键。未来,具备持续创新能力、能快速响应产业变革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有望实现业绩与市值的双丰收。
国际主流汽车公司市值
环比普涨、同比改善
8月纳入统计范围的26家跨国车企中,除了五十铃出现微幅下滑外,其他车企均实现了环比增长。同比方面,有一半车企市值实现了上涨。
首先看环比,相较7月,各大跨国车企在8月几乎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玛鲁蒂铃木印度、铃木汽车、Rivian、沃尔沃汽车、马自达、极星等车企环比增幅达到两位数。
原因之一或许是8月美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部分科技巨头业绩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缓解以及行业轮动等因素共同作用,市场乐观情绪占优,美股三大指数8月集体收涨。这自然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利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宝马、沃尔沃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保时捷等欧系车企的市值涨幅较为接近,且8月股价走势图也极为相像,均是在8月初出现下滑,而后8月4日开始不断上涨。关键可能在于,8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暂缓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这一举措使得美股和欧股均出现了显著的上涨行情,尤其是汽车、航空等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行业股票普遍上涨,市场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随后在8月21日,美国白宫与欧盟宣布达成关税协议,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也就是说,欧盟输美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但仍远高于此前的2.5%。影响反映到股市上,欧洲汽车股普遍结束了之前的上涨,维持平稳态势直至月底。
从同比来看,8月市值出现上涨和下滑的企业各占一半,均为13家。相比之下,在7月,市值维持同比增长的企业只有10家,而16家出现下滑。可以看出,同比情况也在好转。
具体来看,8月同比涨幅最大的企业是特斯拉。虽然之前公司全球销量下滑、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参政”等导致特斯拉股价大降,但去年在美国大选中“站队”成功带来的股价疯涨“余荫”还在,而马斯克回归企业运营后,积极推动自动驾驶等技术发展,8月与字节跳动达成的技术合作带动股价暴涨。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降息,这推动了科技股整体反弹,特斯拉同样大为受益,股价出现较大涨幅。
相比之下,降幅最大的则是Stellantis集团,8月市值同比缩水逾43%。当然,相较7月已经有所改善,7月市值同比跌幅逾48%。Stellantis此前的股价下滑和市值缩水,主要原因是业绩不佳,尤其是倚为重要支柱的北美市场“爆雷”,再加上欧洲市场需求低迷,严重动摇了集团的全球市场根基。不过,Stellantis已经在逐步采取整改措施,新任掌门人也已于6月上任,担负着振兴Stellantis的使命。
整体来看,8月跨国车企市值整体呈现“环比普涨、同比改善”的积极态势,这一表现既受益于宏观市场环境的利好支撑,也与行业关键政策动态密切相关。后续随着关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地、车企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深入,以及全球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跨国车企市值的分化可能会持续,但行业整体向好的趋势有望得到巩固。
部分汽车新创公司市值
格局重塑 增长新动能凸显
截至今年8月,全球汽车新创公司市值呈现明显的"哑铃型"结构,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小米集团以12818.4亿元市值稳居榜首,小米依托手机业务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与品牌势能,在汽车领域实现快速变现。8月销量突破3万辆,形成"硬件+生态"的护城河。
黑芝麻智能市值突破100亿元,其华山系列芯片量产上车带动市场信心。文远知行市值190.4亿元,Robotaxi业务在广州、南京等城市落地,验证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可行性。
极氪汽车市值537.8亿元,依托吉利SEA浩瀚架构实现8月交付1.76万辆,证明传统车企转型潜力。VinFast市值570.9亿元,通过SPAC方式上市后市值缩水65%,暴露东南亚车企全球化困境。
技术进步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有力手段。小米汽车研发投入占比达8%,自研澎湃OS系统实现车机互联,用户粘性提升带动市值增长。地平线与大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推动征程5芯片量产,技术授权模式创造稳定现金流。
市场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拓展。蔚来汽车通过BaaS(电池即服务)模式拆分换电业务,吸引中石油、中石化战略入股,提升资产周转率。
除了市场销量外,初创与新势力企业在全方位发展。理想汽车发行15亿美元可转债,票面利率0.25%,创中概股最低融资成本纪录,增强资金实力有助于市场竞争。小鹏汽车发布《碳中和行动报告》,承诺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获MSCI ESG评级AA级,市值溢价达15%。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降低供应链成本,毛利率提升至12.8%,突破新势力盈利困局。
最近证券市场又刮起固态电池“风”,率先量产固态电池汽车的新势力企业将率先受益,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目前,几家新势力企业都曾试水固态电池,但还没有一家拥有可以面向大众销售的产品。哪家率先量产,在市值增长上将取得领先优势。
汽车新创公司的估值逻辑正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率为王"。2025年将成为分水岭,那些能在技术研发、供应链韧性、全球化布局上构建系统优势的企业,将主导下一个十年的市值格局。
附:2025年8月完整榜单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 编辑:虞舜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