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铁”,亚残运会开幕式45分钟“丝滑”退场
发布时间:2023-10-24 09:11:39
专用通道,全程出行有爱无碍
亚残运会开幕式交通保障客户群类别多、数量大,特别要考虑轮椅运动员等出行需求,交通运输组织保障需要更加周密细致,力求精细到位。
据统计,在参加开幕式的九类群体中,有近500名轮椅客群。其中,运动员近400名。
当天下午4点45分,参加开幕式的轮椅运动员在运动员村内集结安检,通过发车区的“无障碍平台”,分批有序坐上无障碍公交,前往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车队从奥体5号门进入,安全停靠在滨河南路,再通过移动式无障碍坡道落客。
不仅如此,在前期多次踏勘和现场多轮测试后,还为轮椅持票观众专门设置了专用的无障碍通道,确保在开幕式结束后安全退场。
开幕式当天,轮椅持票观众通过无障碍专用通道,直达奥体中心、博览中心两个地铁站口。在此乘坐无障碍电梯到达地铁站台,再通过轮椅踏板进入地铁,全程由地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引导,确保全程无缝衔接。
专项演练,统筹兼顾赛事城市两侧
与亚运会开幕式地铁保障不同,此次亚残运会开幕式只保留奥体中心、博览中心、枫华西路、昙花庵路等4个6号线地铁站点作为开幕式观众出入口,其他线路处于正常运营。
从“专线专列”到“专站专列”,一字之差,却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调整。如何在不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确保开幕式地铁保障安全高效,前期的交通组织准备尤为重要。
为了把社会面影响降到最低,从优化调整方案到模拟演练测试,每一个环节都从科学性、合理性的角度加以论证和完善。此外,开幕式当天,6号线每列车都配备一名随车技术员,确保日常运营和赛事保障车辆正常运行。
10月18日,交通指挥中心组织开展了亚残运会开幕式的交通运输演练,重点对轮椅运动员进退场运输组织、技术官员酒店交通流线、APC大家庭酒店发车区空间等进行测试,做到及时总结、全面复盘、查漏补缺。
在充分借鉴亚运会开幕式经验的基础上,交通指挥中心多轮调整完善亚残运会开幕式交通组织方案,多次进行实地踏勘,统筹兼顾城市侧和赛事侧,最终确定集结点位、交通流线,实现开幕式集散秩序平稳有序。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薛丁菲 通讯员 范杨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