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铁”,亚残运会开幕式45分钟“丝滑”退场
发布时间:2023-10-24 09:11:39
10月22日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圆满结束。包括演职人员、志愿者、国际国内贵宾、大家庭成员、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注册媒体、赞助商、持票观众等九类群体约5.8万人参加。
从16时45分运动员从亚残运村出发,到18点32分全部到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再到当晚45分钟全部疏散完毕,杭州充分依托“公交+地铁”保障方式,实现交通组织保障安全有序。
专车保障,四种车型“无障碍”服务
前期,交通指挥中心主动对接竞赛指挥中心、主媒体中心、外事礼宾中心、NPC服务中心和亚残分级中心等责任部门,广泛收集各类客户群的出行需求,不断优化交通服务保障流程,最终确定以“地铁+公交”为主要运力、“礼帽出行”无障碍乘用车、大巴车为辅助力量综合保障开幕式运输需求。
据了解,无障碍公交车在杭州公交常规12米和10米车型基础上进行改装,拆除车厢内中间区域座椅用于停放轮椅车,并在轮椅车停放区域加装安全带、布艺背板等防护设施,提升在行车途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杭州地铁将地铁6号线作为保障专列,奥体中心、博览中心、枫华西路、昙花庵路等4个地铁站点作为开幕式观众专门出入口,通过“专站专列”,应对观众群体大客流出行需求。
当天,杭州公交临时加开公交线路3条,延长1505M路公交服务时间,最大程度降低对社会面出行的影响。
“礼帽出行”无障碍乘用车,采用对开门设计,通过加装斜坡踏板等设施,方便轮椅上下车。
据统计,开幕式当日共投入运行823辆保障车辆(含226辆无障碍公交)、13列地铁专列、13辆无障碍小车。
专人服务,“一长四员”全方位保障
由于参加开幕式的1500余名技术官员驻地点位较为分散,交通组指挥中心按照“分时分路、多点集结”原则,分别安排大巴车和“礼帽出行”无障碍乘用车保障出行需求,重点对轮椅客户群按照1:1原则配备随车助理,全程提供服务保障。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提升交通组织效率?交通指挥中心总结运用亚运会“一长三员”经验,在此基础上新增随车助理,建立“一长四员”保障机制。“一长”即点长,在开幕式的远端集结点设置一名点长,负责集结点所有事务的协调工作;“四员”即网格员、联络员、安全员、随车助理,既要熟悉车辆停靠点位、上落客位置、通行线路等,还要协助提供相关出行服务以及处置行车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例如,随车安全员要在上车时协助做好轮椅固定和安全带佩戴工作,到达落客点后要确保无障碍踏板放置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保障开幕式3.7万持票观众分批错时公交出行,公安交警部门全程安排警用摩托车引路,确保安全快速到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薛丁菲 通讯员 范杨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