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曝光,“高精定位”方案成为L3首选
发布时间:2023-12-18 10:49:19
从L2 到L3,高精定位需求提升
据业内人士分析,“高精定位+地图”方案成为保障智能驾驶系统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核心基础,可以支撑L2-L3自动驾驶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硬件架构。
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是感知、规划、决策、执行。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逻辑,车辆在完成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的前提是确定“我在哪”,而后才能解决好下一步的“去哪儿”和“怎么去”的问题。
在L1、L2阶段,由于驾驶员是主要的环境信息感知和处理者,此时车辆的定位精度在米级就可以基本满足需求。
但对于L3而言,因车辆的控制权在部分情况下可以全部被移交给系统,在城市峡谷、高架、隧道、地下车库等特殊场景,车辆对定位的精度要求必须达到厘米级,并且具备足够的高可用性,才能实现尽可能高的驾驶安全。
特别是随着应用转入城市场景,使得过去智能驾驶依赖高精地图的感知方案弊端不断凸显,取而代之的是“重感知+轻地图”方案,作为车端感知的关键一环,高精度定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BEV+Transformer+数据闭环”新架构中,高精度定位在系统匹配使用ADAS地图、提升BEV算法效果(从而具备车端SLAM建图能力、感知样本真值标注能力)提供底层支撑。
基于卫星的高精度定位是车上所有传感器中唯一能提供绝对位置、精准时间的传感器,可以辅助视觉、雷达、惯导等相对定位技术,进行环境特征匹配。这决定了卫星高精定位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天然的不可替代性。
在政策、技术及场景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智能驾驶的拐点逐步显现。随着L3高阶智能驾驶的来临,产业链价值迎来新机遇,有望进一步推动高精度定位、激光雷达等上车,并发挥出真正的功效。
政策上,从交通部12月5日印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到1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近期有关L3政策密集落地。
技术上,智能驾驶交战的战场,从封闭高速公路转向了更加复杂的城市场景。城区领航陆续落地。2023年,国内几乎所有参与智能汽车竞争的头部玩家,都发布了城区NOA领航辅助功能,即在城市道路下支持按照导航路线的点对点辅助驾驶。
目前来看,无论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高精度定位将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申万宏源的研究指出,无论从产品成熟度和大批量应用成本来看,还是从终端车企意愿来看,高精度定位将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感知层的硬件冗余做普遍配置,将成为L3以及上自动驾驶车辆的标配。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逸年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