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信毕竟是个社交平台,直接用来订车还是有很多不便。
比如,接到机场生意的订单后,全靠人工分配。蒋师傅要开车也要休息,要工作也要生活,可客人的订车需求随时随地,还必须及时回复,晚了就跑了,他只好一天24小时手机不离身,经常吃饭睡觉都不能安稳。
另外,现在车队名气大了,队员多了,有150个,“狼多肉少”,谁不想多接机场生意?可人工分配总会有多有少,接单多的人收入提高,分不到的人就会抱怨,说太不公平……
于是蒋师傅最终下定决心,要实施一个更大的计划——自己设计一款打车软件。
需要车的客人,通过软件,输入打车需求,就会自动生成订单。订单会自动出现在司机平台上,司机根据排序,排在前面的司机,可以优先看到订单,选择接或不接。
排序靠积分。积分靠一套相当复杂而且精巧的规则,总的来说有五个方面,信誉(相当于淘宝上的好评率)高的,积分会高;主动把自己接的订单拿出来分享的,积分会高。车容车况好的,积分会高。不挑肥拣瘦、订单完成率高的、积分会高;参加公益活动多的,积分会高……
乘客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车型和司机。比如,男的女的,抽不抽烟,会不会英语,老家哪里人,有什么兴趣爱好,甚至帅不帅……
打车去机场,听听是个接接送送的简单事情,但蒋师傅说,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
从乘客方面分析,能够打车去机场的,社会层次都比较高,以大公司大企业大机关大学校的人士居多,要发票回单位报销的占大多数。
分析他们的需求,简单说有三个层面,一是最基本的安全准点,快捷方便。二是环境整洁卫生,乘坐感受舒适,司机彬彬有礼。再深一层,一路上两个人呆在一个封闭空间共同度过一个小时,如果有共同的兴趣话题,聊得开心愉快,这一路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蒋师傅自己就遇过好多次,他载了阿里巴巴公司的客人(蒋师傅发现阿里巴巴公司的乘客占他机场生意的很大比例),有的是搞技术的,有的是搞营销的,这一路两个人就电商的话题,或请教或探讨,一路聊到机场还觉意犹未尽,最后依依惜别。如果套用马斯洛的五级需求理论,好的出租车司机,能够满足乘客从安全、情感归属、尊重,一直到自我实现的各种需求。而他要做的,就是把杭州最优秀的一批出租车司机聚拢起来,服务这些打车族中的中高端人群。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让这些乘客享受到好的服务,而越好的司机越容易接到好生意,挣到更多的钱。
莫总把蒋师傅的这个计划归为“电商2.0”时代。
“电商1.0时代,是让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打到车。而电商2.0的时代,是更加关注客户群体的消费体验以及情感诉求。”莫总对蒋师傅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蒋师傅想要做的,其实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他对未来的设想和规划,其实是马云和淘宝分分钟都想努力做的事情,那就是,一个每时每刻可以服务到每个人的社交平台。
那一天的沙龙直到很晚很晚才结束,莫总和几个研讨完电商战略的老总们又一起去了KTV“嗨皮”,他们打的出租车,就是蒋师傅从自己车队调过来的,而他给司机们的回报是——每人一个机场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