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
改革疲态开始显现 改革压力增大
“虽然成绩显著,但现在改革疲态已开始显现,改革压力增大。”马建华说,“虽然全国来杭考察学习车改的一拨接着一拨,但跟进者寥寥无几,感到杭州模式难学,无形之中对杭州车改增加了压力。”
此外,还体现在方案差异,正面激励减弱。“省内宁波、温州的车改做法与杭州不同,也能顺利推进,如车子保留多、车贴可取现、公检法系统也发钱等,使得杭州是否需要继续采取‘单轨制’车改模式产生动摇。”马建华说。
同时,车改之后各方处于利益相对均衡状态,如缩小个性化用车范围、探索差别化岗位车贴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车改等遇到了较大阻力,推进困难重重。
非参公事业单位不车改 出现新不正之风
目前,杭州许多非参公事业单位不车改,从而出现了“既坐公车,又拿车贴”新的不正之风。
由于许多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主管机关在同一幢楼办公,而且实行人员、 经费、车辆统一管理,甚至“混岗”工作,出现同一办公室一部分人有车贴,一部分人无车贴的不公平现象,而且涉改人员不知不觉会揩事业单位车子的油,举报这类不正之风现象的越来越多。
同时,国企车改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资产经营公司、指挥部未经同意擅自车改,搞的都是“双轨制”模式,成为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外衣。
少数领导转型较慢 抱有抵触情绪
随着杭州公车改革不断推进,大多数局级领导慢慢适应了非专车保障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但相当一部分领导把这项改革视作“福利化改革”,抱有抵触情绪。
一部分年龄偏大,或不会开车的局级领导还不习惯,也不善于利用多种交通工具从事公务,特别是紧急公务、临时参会等,对没有专车带来的工作不便有较多抱怨情绪。
也有些车改单位搞了半天,浑然不知公共交通经费如何使用与报销,违规之处屡禁不绝。如在车贴使用区域之内动用公共交通经费、搭接待上级领导之便报销应该自掏腰包的交通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