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滚动新闻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业内专家多维度解析自动驾驶行业危与机

发布时间:2022-08-16 09:45:19

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前景广阔

“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销售给用户。”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对记者表示,目前能被称作“自动驾驶”的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只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里测试示范,市场上可以销售的智能汽车,自动化程度都属于L0、L1、L2级别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都与“辅助驾驶系统”误用有关。在朱西产看来,事故的发生需要客观分析,不宜过度解读甚至因噎废食放弃对技术研发的追求和探索。

8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完善了对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及相关功能的要求。国海证券最新研究报告称,《指南》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速商业化落地,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车载传感器作为自动驾驶核心部件有望受益。

国海证券研报称,汽车传感器是提升单车驾驶功能的核心硬件,其中车身感知传感器可实现对汽车自身信息的感知并做出决策、执行,环境感知传感器负责捕捉外界信息并提供给汽车计算机系统用于规划决策,是未来无人驾驶智能感知系统的基础,具体包括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的功能,国内多家车企正在提升传感器数量和性能,比如研发4D毫米波雷达,推动激光雷达量产上车。业内专家指出,传统的车用毫米波雷达均为缺乏高度信息的雷达,所以“置信度”低,远距离只能依赖图像传感器,最终因难以摆脱物理层的局限性而造成事故。

“你扔了14次的硬币,有8次正面朝上、6次背面朝上,你有多大的把握说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更大?这个把握就是置信度。”业内专家这样解释自动驾驶“置信度”的概念。

随着4D毫米波雷达分辨率的提高和置信度的上升,车前方的信息会立刻反馈到车辆决策系统,车的整体安全性会大幅提升。在国内造车新势力近期推出的新车型中,大部分都加入了新的激光雷达,比如蔚来ES7、理想L9、小鹏G9等。

吴钊表示,未来传统毫米波雷达的缺陷会逐渐被4D毫米波补上,但是在精度等方面,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有差距,所以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在未来会以互相冗余补充的方式并存。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伴随全面量产落地,激光雷达等将逐步形成千亿市场,有望成为未来3年电子行业增速最高的细分板块之一,行业公司将逐步进入业绩释放阶段。禾赛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炬光科技等产业链公司值得关注。

“截至目前,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8月11日表达了对自动驾驶赛道的看好。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俞立严  编辑:马国平

姓名
联系方式
品牌型号
具体故障
验证码
    消费者可致电杭网汽车热线0571-85053683,新浪微博@杭州网@车行杭州及微信号hangzhouwangbbs投诉汽车质量问题。
    如您遇到车商履行合同约定问题、维修服务收费不符、假冒汽车用品、无故加价等欺诈问题也欢迎您投诉。
    注意:在投诉时内尽可能详细地填写购车时间、地点、具体故障等描述,并填写个人真实联系方式以便跟踪回复沟通。(联系方式仅限于工作人员,不会泄漏给第三方)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