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60天账期承诺已至,打破传统还是埋下新隐患?

发布时间:2025-08-11 11:07:11

击穿汽车行业传统运营模式

对于供应商而言,60天账期的实施,意味着资金回笼周期大幅缩短,现金流得到极大改善。

以往,供应商因账期过长,常常面临无法及时采购原材料、支付人工成本、维持库存等问题,甚至影响产品交付乃至自身生存。

而账期缩短至60天后,中小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融资需求降低,利润空间得以提升。

依旧以上述电芯厂为例,因账期缩短,每年可释放超60%的沉淀资金,不仅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还将增强其在全球资源争夺战中的主动权。

对车企来说,60天账期的实施,意味着现金流压力的直接上升。

过去,车企通过账期后移实现“变相融资”,缓解资金压力。然而,账期缩短后,这种模式不再可行。比如,一家百万辆级体量的车企,每年或将提前腾挪上百亿资金用于对账结款。

此外,车企的组织系统能力也面临挑战,账期压缩意味着采购下单、合同审核、财务支付、税票入账等多个节点都需压缩周期。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60天账期的实施,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整零矛盾”,构建更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过去,长账期加剧了零部件供应商与车企之间的矛盾,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而如今,账期的规范有助于缓解供应商运营压力,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意愿和合作深度。

60天账期潜在风险不可忽略

不可否认,60天账期汽车行业而言,是利好之事件。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生态,对于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60天账期击穿传统运营模式的另一边,也是对车企资金池的巨大考验。部分车企可能因资金压力,不得不采取新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这不仅会增加车企的财务成本,还可能导致债务风险上升。

例如,某新势力企业2024年末负债率高达87.45%,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升至92.5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95天。也就是说,如果这家企业严格执行60天账期,其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Wind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已经突破1万亿元。这意味着,一旦缩短账期,极有可能引发整车厂的债务危机。“如果按照60天账期执行,A股的8家上市车企,以及部分新势力汽车,资金量都将处于安全线以下。”汽车行业分析师张锋告诉盖世汽车。

那么,从车企角度来推导,不少车企更倾向于对新增账款执行60天账期,至于存量债务,还是会采取他途径解决,以平衡资金压力。

这也引发另一层担忧,那就是供应链金融的滥用。

盖世汽车通过梳理车企的承诺文件发现,在公开承诺60天账期的车企中,仅有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那么,多数车企大概率还是会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应收账款电子凭证(X链)“付款”,而不是直接以现金的形式付款。

“换个说法,车企承诺60天账期,不代表供应商60天之内就可以收到款项。”上述供应商商务负责人表示,车企结算一般都是按照合同签订、执行、验收、开发票、收款多个步骤执行。

由于存在多个步骤,不同车企的结算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会分阶段结算,有的则是100%完成工作后才结算。也就是说,这种复杂性可能导致账期执行的不一致,部分车企就会出现心口不一的现象。承诺很美好,落地很骨感。

另外,账期缩短对供应商有利,部分车企也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成本。例如,部分车企可能会以缩短账期为理由,要求供应商继续降价。这可能导致供应商在资金压力缓解的同时,面临新的成本压力。

盖世汽车通过调研发现,60天账期的最终落地,并非一蹴而就。而今,60天期限已经临近,但是从供应商反应的情况来看,执行效率并不乐观。

这也说明,60天账期看似是短平快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复杂环节,难以用统一标准来规范。

工信部明确表示,将指导行业机构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可见,构建良性产业生态,任重而道远。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争光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今年6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等重点汽车企业纷纷公开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相关承诺如何进一步落实兑现备受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