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下周六起,钱江三桥全封闭断流施工!官方解答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5-11-10 14:56:42

今天(11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安局召开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交通组织管理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交通运输局:

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情况介绍

工程基本概况

实施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具有三重关键意义:一是立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适配城市发展新格局;二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回应市民过江新期待;三是优化钱塘江航道等级,助力内河航运新发展。

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北起钱江路交叉口以北约88米处,南至滨盛路交叉口,全长约3.05公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旧桥拆除与新桥建设。其中,新建主桥采用双联独塔单索面双层斜拉桥结构,在桥型上与现有三桥基本一致。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通行”与“通航”两大能力的质的飞跃:

一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新桥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上层为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保障跨江快速通行;下层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慢行系统”,主干道设计时速60公里,7米宽的慢行通道可同时满足行人与非机动车过江需要,实现“快行”与“慢行”分离。

二是通航条件显著改善。桥下通航净空将从当前的8.3米提升至10米,满足钱塘江航道等级从四级提升至二级的要求,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这将为杭州内河航运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可以说,这项工程既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江南江北联动、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一笔”,也是提升市民出行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

施工组织与管理

  • 施工时间安排:

根据工程总体计划,钱江三桥将于2025年11月22日0时起正式封闭施工,计划于2027年12月底建成通车。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具备封闭施工条件。

  • 施工管理目标:

工程施工期间难免会对市民出行、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自筹备阶段起,市交通运输局就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响、最高标准保障工程质量”作为核心工作准则。市交通运输局将通过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三个工程”。

一是以质为先,打造精品工程。面向全国择优组建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全链条专业团队,特别成立由行业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组,为重大技术决策、关键施工方案提供权威支撑。建设全过程严格对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要求,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工艺落实全流程管控,全面压实质量责任,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是安全为要,打造平安工程。始终坚持“源头预防、系统治理”的安全管理原则,技术方案阶段提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重大方案组织多轮复核论证;现场管理创新“人防+技防”融合模式,构建全覆盖安全监控网络;建立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全程安全可控,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三是绿色为基,打造生态工程。将环保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严格落实扬尘、噪音污染防治规定。通过设置全封闭围挡、常态化洒水降尘、物料密闭运输控制扬尘;科学优化施工时序,严格控制夜间高噪音作业时段与强度,减少噪音扰民;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相关规定,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友好共生。

这里也想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真诚倡议:施工期间,跨江出行可能会面临暂时不便,恳请大家理解支持,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共渡这段“交通阵痛期”。

市建委:

清江路提升改造工程情况介绍

清江路提升改造工程西起建国路,东至钱江路,全长约2.3公里,道路标准段宽度为39.5-49.5米,设计时速50公里。总工期24个月,计划与钱江三桥同步建设、同步开通。

建设内容

1.清泰立交桥改造。清泰立交桥保持原桥面宽度不变,断面形式由双向3车道优化调整为双向4车道,将原桥梁东引桥拆除重建,在新建的凯旋路西侧落地。

2.凯旋路节点改造。新建凯旋路连通北侧老凯旋路与南侧海潮路,打通原凯旋路断点,同时在凯旋路口南北向设置双向2车道下穿隧道。

3.完善与三桥之间的衔接。清泰拼宽桥以高架形式延长与钱江三桥连接;在清泰立交桥东侧南半幅设置西向东匝道与新建高架连接。

4.清江路地面道路。道路断面由现状双向4车道提升改造为双向6车道。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按照“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居民日常出行和市场日常经营的影响”和“确保与钱江三桥改造同步建设、同步开通”两大原则,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施工期间,清泰立交桥、拼宽桥跨铁路机动车与钱江三桥同步封闭交通,行人和非机动车继续通过清泰立交桥通行;地面道路保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为降低影响,市建委还采取了以下配套保障措施:

1.优化公交线路。增加至医院、地铁站点的线路。具体以市公交集团公布的公交方案为准。

2.保障交通出行。施工期间清江路主线双向2车道供机动车通行,两侧各保留一条6米的混行道供非机动车、行人和拉包货运使用,原过街人行斑马线均保留。

3.开通周边支路。周边新建成的凯旋路五期、望北路等已陆续开通,增加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

4.保障静态停车。新增凯旋路南侧、四季星座门口等非机动车停放点,陆续开放九天置地停车场、崇文小学地下公共停车场,预计增加停车位约300个。

施工期间管理

施工期间,市建委将严格督促建设单位按照“最小干预、最低影响、确保安全”的原则,落实各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主要有:

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相关法规条例,强化全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从源头确保质量。推行精细化施工,对关键工序实行“三检制”和旁站监理。

2.严格贯彻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深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好项目施工监测,强化应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

3.严格执行《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做到“七个百分百”,按照杭州市“控尘十条”的工作要求,做好喷雾、遮盖、洒水、冲洗等防尘措施。

4.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控制同时作业的高噪声设备的数量和时间;尽量选取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尽量减少夜间施工作业。

下一步安排

目前,清江路项目已基本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建委将加快推进,确保项目与钱江三桥同步建设实施,也欢迎大家共同参与监督。

市公安局:

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组织管理情况介绍

施工期间采取的交通组织措施

因工程建设需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从2025年11月22日零时起至施工结束,调整相关交通组织措施:

(一)钱江三桥、清泰立交桥和清泰拼宽桥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其中,清泰立交桥保留非机动车和行人跨铁路功能;

(二)机场城市大道滨盛路至闻涛路段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

(三)西兴互通、望秋立交部分转向匝道采取全天禁止机动车通行措施;机场公路民和路上匝道、通城高架鸿达路上匝道、秋石高架解放东路上匝道等采取时段性禁止机动车通行措施;富春路新业路口东口辅道、时代大道滨盛路口北口辅道采取机动车禁左措施。

具体内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已经发布《杭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关于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施工期间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对交通影响的分析

钱江三桥和清江路封闭施工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和交通管理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市公安局经过出行调查、数据分析,结合杭州市区道路运行现状,发现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对快速路网产生系统性影响。钱江三桥是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断流后,机场公路、风情快速路、秋石高架路3条过江快速路将形成“断头路”,对时代高架、中河高架、彩虹快速路等快速路产生系统性影响。

(二)对过江通道产生加剧性影响。目前钱江三桥每天通行机动车高达16.3万辆,其中日常通勤车辆约8.4万辆,往返机场车辆超过8000辆。而周边复兴大桥、望江隧道、博奥隧道、庆春隧道等过江通道也趋于饱和,钱江三桥转移的流量将导致周边相邻的“一桥三隧”及外围道路拥堵加剧。同时,杭州市区近几年交通量每年增长9.5%左右,钱江三桥断流后,交通量的自然增长和钱江三桥的流量转移将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三)对断点交通产生蔓延性影响。钱江三桥和清江路断流后,将产生9处断点,比如西兴互通由机场公路、江南大道、风情大道转入钱江三桥的3个匝道,清江互通由秋石高架、清江路转入钱江三桥的2个匝道,包括钱江三桥的滨盛路、富春路2组上下匝道,以及清泰立交桥和清泰拼宽桥两端。这些断点禁止通行以后,会对周边路网产生蔓延性交通影响。同时,钱江三桥断流也将对非机动车过江带来不便。

绕行路径和管理措施

(一)绕行路径

根据钱江三桥过江车辆的主要出发地和目的地(即OD分布),围绕过江出行、往返机场、跨铁路出行、城际出行等各类交通需求,公安交管部门推荐14条绕行路径。一是近距离过江出行。钱江新城、四季青、望江等区域往返滨江、钱江世纪城的,可通过复兴大桥(下层)、望江隧道、庆春隧道、博奥隧道通行。二是远距离过江及往返萧山国际机场出行。城中、城北往返滨江、萧山的,可通过彭埠大桥或九堡大桥通行;城西往返滨江、萧山的,可通过紫之隧道、之江大桥通行。三是往返四季青区域出行。城中往返四季青区域的,可通过新城隧道、解放东路通行;城西、城北往返四季青区域的,可通过凤起路、凯旋路或德胜快速路、秋石高架路、秋涛路通行。

此外,原通过钱江三桥过江的非机动车可选择复兴大桥下层、彭埠大桥通行,也可乘坐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轮渡过江,相关事项详见交通运输部门对外公开信息。

(二)管理措施

一是提升14条绕行道路通行能力。针对绕行道路目前的一些堵点,市公安局实施了交通渠化调整、设施提升、绿化改造等40项交通治理措施,改善节点通行状况。

二是制定“一点一策”。针对断流以后预测将产生的97个新的堵点,逐一制定了交通信号灯控制优化方案并加强固定勤务安排,提高通行效率,防止路口打结,并在97个堵点外围设置78个分流点,一旦堵点拥堵蔓延立即启动分流。

三是强化勤务指挥。断流后将启动公安交管部门三级指挥,实行集中指挥,全面加强路面疏导。同时在钱塘江两岸23个点位部署无人机,形成“空中+地面”立体勤务模式。

四是强化应急处置。通过汽车巡、摩托车巡、徒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构建立体巡控模式,在重点路段配备81辆拖车,与消防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等部门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快速发现处置拥堵排队、车辆抛锚、交通事故等事件。

对市民朋友交通出行的倡议

钱江三桥断流后,将对市区过江交通和高架快速路网通行带来较大影响,局部地区甚至将形成拥堵,对市民朋友的出行带来不便。前期,公安交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断流后的交通组织开展了出行调查、专业设计、仿真推演、专家论证、路口渠化、车道改造,以及加强警力部署、事件快处、应急响应、科技赋能、实时调度等一系列工作准备。然而,杭州市区交通量年均增长9.5%,钱江三桥断流后,必将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值得期待的是,两年后钱江三桥将提升为上下两层共12车道,并拓宽非机动车道,有利于改善过江交通。为携手共渡施工“阵痛期”,在此诚挚倡议:

(一)过江出行尽量乘坐地铁。建议日常过江通勤的司机朋友尽量减少驾车出行,选择地铁过江。

(二)驾车全程开启导航。若确需驾车过江,请全程开启导航,市公安局将会同导航平台基于实时车流数据,结合路况为您推荐最快出行路线。

(三)遵守交规文明出行。驾车时遵守交通法规,遇拥堵不加塞、不随意变道,文明礼让行车。

(四)轻微事故快速撤离。行车途中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请第一时间报警,在拍照取证后快速撤离。

答记者问

Q:钱江三桥实施封闭施工后,行人和非机动车过江需求该如何解决,市交通运输局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A: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李广宇:钱江三桥实施封闭施工后,会给不少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和困难,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与妥善应对。在筹划项目建设及交通保障方案时,我们就将如何保障市民慢行交通过江需求作为核心考量之一,并围绕“提升地铁运能、优化公交接驳、设立临时渡口”三个层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项保障措施。

第一,提升地铁运能供给,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我们会同地铁集团,全面评估了过江轨道交通共计7条线的客流和运能情况,重点对2、5、7号线实施增能提效。例如,地铁5号线工作日高峰行车间隔由3分钟压缩至2分50秒,每小时单向运能提升14%,达到3.3万人次。同时,对1、4、6、19号线等运能相对充足的过江线路,安排相应备用运力以应对突发大客流。

第二,顺畅公交地铁换乘,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我们聚焦跨江通勤需求,充分运用交通大数据开展出行溯源分析,梳理出2号线建设一路站、5号线聚才路站、7号线明星路站等25个过江需求集中的地铁站,新增优化了一批快速高效的公交接驳线路,这些公交接驳线路长度控制在3公里左右,停靠站点数量控制在3~5个,进一步强化了地铁公交协同联动。同时,我们会在早晚高峰期,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测客流变化,动态做好运营计划与班次间隔的调整。大家可以通过“杭州公共交通”APP进行信息查询,也可拨打公交服务热线0571-85191122进行咨询和提出建议。

第三,设立临时渡口,为非机动车过江提供补充选择。钱江三桥封闭施工后,市民朋友可选择复兴大桥、彭埠大桥等现有通道绕行。此外,我们在钱塘江两岸分别设立了临时渡口,作为陆路交通的补充。

轮渡实行免费政策,将于2025年11月18日起正式投入运营。北岸乘船点设在城市阳台渡埠,南岸设奥体中心渡埠。日常配备3艘渡船,每艘核定载运50辆非机动车,每日6:30至18:30对开。正常运营情况下,高峰时段为15分钟一班、平峰时段为30分钟一班。

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当前设置的轮渡服务,主要是面向那些确需使用非机动车出行的市民,是一项补充性的通行保障。同时也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因航行受到潮汛、团雾、洪水等气象水文条件影响较大,实际班次将作动态调整。建议提前通过“钱江三桥临时渡口”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查询运营信息,合理规划出行。

Q:为什么要实施清江路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改造提升后的清江路有哪些功能提升?
A:

市城基中心主任梁旭:清江路建设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连接机场、钱江三桥的重要通道,由于现状为地面道路,虽经过多轮改造,却始终无法与钱江三桥实现快速连接,也无法匹配改建后钱江三桥的功能和容量;区域内四季青市场发展成熟,导致道路“人车货混流,人机非混行”的状况,交通秩序较为混乱,经常发生拥堵的现象;望江新城正在开发建设,亟需凯旋路实现南北贯通;同时沿线市政设施已经老旧,特别是部分管线已无法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求,需进行更新改造。

实施改造后,将有以下功能提升:

1.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项目新建3车道高架,使清泰拼宽桥以高架形式与钱江三桥直接连接,达到快速分离过境交通的目的;地面道路由双向4车道优化调整为双向6车道,改造路口节点,完善区域路网,提升通行效率;利用高架通行过往钱江三桥、萧山机场等方向的交通,利用地面道路通行到达四季青市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减少相互干扰,序化交通,缓解拥堵。

2.完善区域配套。建设双向2车道凯旋路下穿隧道,打通老凯旋路与海潮路之间的断点,使清江路与望江新城通过凯旋路直接沟通,加强清江路与望江新城的联系,完善望江新城区域路网,促进望江新城发展。

3.更新老旧市政设施。清江路及清泰立交桥沿线市政设施已经老旧。改造提升后,将更新改造雨水管2.8km、污水管1.3km和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等管线共约9.5km,提高市政设施服务能力和安全性,满足区域发展需求,提升城市韧性。

Q:钱江三桥断流期间我市交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什么?主要应对措施有哪些?
A:

市公安局副局长 孔万锋:刚才在发布中已经提到了,钱江三桥是我市快速路网跨江的一条主要通道。目前,我市每日共有88万辆车往返钱塘江两岸,其中,钱江三桥每日交通量16.3万辆,占总过江交通量的18.5%。钱江三桥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每日7时至20时小时流量均超0.8万辆,单车道高峰期间每小时通行量约1800辆,而钱江三桥周边的望江、庆春、博奥隧道单车道小时通行量约1200至1400辆。根据钱江三桥通行车辆的来源和去向分析及交通仿真预测,钱江三桥60%-70%(约7200辆)车辆的出发地或目的地位于钱塘江两岸,这些流量将首选相邻的“一桥三隧”过江,但是目前“一桥三隧”高峰小时流量已达到了2.9万辆,按照设计通行能力计算,仅能承载4100辆转移交通量,原本已处于繁忙状态的“一桥三隧”拥堵将进一步加剧。

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管理提升一点。前期,在钱江三桥改建提升工程指挥部的牵头下,我局研究了40项提升绕行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措施,对14条绕行路径的通行潜力应挖尽挖,实施了15处绿化改造,局部路段增加了18条车道,比如:博奥隧道新业路出口、艮秋立交由西向东合流处等,调整了22条可变车道、5条潮汐车道,将14条绕行路径上的28.9公里的公交专用道恢复给社会车辆通行,新建了45公里绿波带,设置了3处提前掉头车道。同时,针对望江、博奥、庆春三条隧道,对望江隧道防淹门接缝进行了平整处理,对庆春隧道新增13处监控提升事件发现能力,对三条隧道两端的第一个衔接路口增加了蓄车空间,优化了车道组织,采取了辅道禁左措施,把绕行路径各种潜力挖足挖尽。

二是科技赋能一点。我们依托杭州“互联网之都”和城市大脑的治理能力,对通过“一桥三隧”的机动车流量实施动态均衡调度,用科技尽最大可能避免过江通道忙闲不均,最大限度发挥“一桥三隧”道路资源高效使用。同时,也恳请各位市民朋友出行时一定要开启导航,让车辆实时在线,我们将根据动态交通流量智能计算,引导大家最快过江,所以大家一定要开启导航,否则就要“盲盒”开车。目前,该项数字化技术是首次应用,也是“人工智能+”的一次探索和实践,我们期待它能发挥作用。

三是倡导市民朋友改变出行方式,公交分担多一点。钱江三桥每日16.3万辆交通量中,有8.4万每天要往返,如果有一半能够乘坐地铁,三桥两年建设的“阵痛期”就度过了。我们也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地铁集团分析了运行数据,目前我市7条过江地铁线路,过江客流量只占了设计能力的31%,还有2/3的余量。城市资源是宝贵的,城市每一位老百姓的出行时间更是宝贵的。在此,倡议过江上下班的市民朋友这两年多坐地铁,既方便又能为钱江三桥的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心爱的城市更加美好。

资料/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安局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 编辑:虞舜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