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米有3条斑马线 杭州如何破题车与人的“零和效应”
发布时间:2023-05-26 08:36:30
交警回应:安全便民前提下,将合理设置斑马线
那么这样的斑马线设置是否合理呢?对此,记者联系了属地交警,拱墅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斑马线过于密集确实不利于车辆通行,而金华南路上的这条斑马线是考虑到行人有过街通行需求设置的,不建议取消。
“此处通行过街的需求量较大,工作日高峰时期主要集中在公交线路出行和周边商务楼及综合体的上下班人员;夜间、双休日、节假日期间行人通行主要为前往远洋乐堤港商圈的人员,是有一定的通行需求在的。”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这条路口东西向、南北向均设有公交线路通行,如果没有这条斑马线,许多在知足亭公交车站处上下车的乘客会存在绕行的情况。
此外,该负责人补充表示,因为现在防止行人任意横穿的物防、技防管理手段还不够健全,无法对行人横穿进行有效约束,取消斑马线可能会引发行人横穿的现象发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考虑到各方面的需求,建议保留目前的道路设置。
据悉,杭州市斑马线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围绕“安全、畅通、便民”的总目标设置的。
杭州交警表示,目前确实存在主城高峰期人车出行的矛盾。如果行人过街需求较大,条件允许可以设置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行过街设施;如果受制于地形无法安设,则在高峰期设定一个合理的固定的信号灯配时,来对行人过街需求进行管制,对车行交通需求给予最基本的保障。在平峰时期,考虑把人行红绿灯的配时进行按需分配,部分路口也设置触控式人行红绿灯,来灵活满足行人的过街需求。
专家建议:找到平衡点,共破“零和效应”
记者留意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关于斑马线的设置问题,杭州一直在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全力打破“零和效应”。
2007年,“礼让斑马线”刚在杭州推出时就一度轰动全国;2011年起,杭州对“斑马线前不让行”现象进行重点整治;2013年起,杭州开始实施城市交通五年治堵工程,将深化“礼让斑马线”行动作为交通治堵的重要措施,完善行人过马路设施;2014年,杭州专门在无信号灯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智能抓拍车辆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
2016年起施行的《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更是首次将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规范列入其中。同年,杭州经过调研、勘察,按照“规范设置、减少干扰、安全过街的原则”又对包括曙光路、杭大路、天目山路、黄龙路等道路在内的30条斑马线进行优化。
“印象中,从曙光路到天目山路,经过杭大路,最多700米的样子,有五、六条斑马线,下班人一多,只能是缝插针开过去。”车主方女士回忆道,现在这段路中间就2条斑马线,通行效率高多了。
浙江工业大学美好生活研究院副院长金细簪表示,斑马线是方便行人通行的重要道路标记,但数量过多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应该利用好大数据和智慧监测等方式,精准摸排道路的人流量、车流量等信息,实现因人因车布局道路和交通标识。这样既能保障人员密集区域行人的出行,又能保障车辆的通畅行驶。
“礼让行人对道路通行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高峰期,经常呈现分散现象,如果机动车一直礼让行人,那何时才能让的完,车辆通行的效率就无法保障。这就需要明确双方的通行权,安全合理地管控人车出行需求。”杭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杭州交警将围绕“安全、畅通、便民”的总目标,为实现道路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规范、科学地设置各类交通安全标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此外,还将充分考虑群众需求、意见及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城市斑马线的提升优化工作。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李心怡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