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滚动新闻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研究报告丨“好用的”辅助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3-05-15 16:39:47

如今,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受到市场和用户关注,但其智能化“含金量”如何评判,近日,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研究报告(2022)给出了答案。

2022年,中汽中心首次新增辅助驾驶测评板块,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22款热销车型,辅助驾驶综合表现平均得分仅52.9,最高得分87.0,有些受测车型没有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则得分为0。

辅助驾驶得分

能力不均衡,起步待提速

在汽车“新四化”中,智能化是关键一环。随着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开通高精地图,以及部分品牌的城市智驾导航可落地使用,2023年被视为高阶智驾元年。

一方面,现有智能化产品的功能尚不全面,大多数车型侧重行车辅助而忽视泊车辅助,在测试的22款产品中,仅6款车型配置泊车辅助。行车辅助同样存在功能差异,少数车型仅配备车道保持辅助或定速巡航功能,仅有3款车型具备换道辅助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智能化发展水平不均衡。以跟车场景的前车切出为例,部分车型可妥善应对避免碰撞,但部分车型无法快速切换目标物且过程中没有减速行为,另有部分车型减速力度过大,给车内乘员造成不适。再比如限速标志识别,部分车型只能做到识别、提醒,但无法相应控制车速,还有部分车型无法识别最低车速限制。

典型跟车失分测试工况

智能化发展,安全是底线

在智能汽车进入辅助驾驶高速发展期,智驾安全是底线,从中汽中心的测试结果来看,“智驾安全”难题待解。

首先是识别难。城市出行中,摩托车横穿场景高频出现,但22款车型中仅有6款可以识别摩托车并做出响应,在使用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外,如遇交通事故,22款车型中仅有3款可识别事故车辆并做到避免碰撞,其余车辆无法识别事故车辆,这会造成事故的二次伤害。在道路施工场景中,22款车型中仅有1款可以识别锥桶并避免碰撞,其余车辆无法识别锥桶,可见受测车辆对低矮目标物识别能力较差。

行人横穿得分

其次是控制难。辅助驾驶需要有复杂突发场景应对能力,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前车遇到障碍物紧急避险,后车需综合判断前车、障碍物和其他车道车辆位置,同时避免与三者发生碰撞,但中汽中心测试的22辆车型中,仅有1款通过测试,其他车型皆未通过。相对简单的过弯场景中,有部分车辆出现压线或与弯道内静止物体发生碰撞。

测试结果通过性分项通过情况

辅助驾驶是感知器件、算力、算法的协同,既需要完善的全场景感知能力,也需要高算力处理海量数据和经过深度学习泛化的强算法,任何一个环节断链,都无法实现辅助驾驶落地应用。中汽中心作为汽车行业第三方权威机构,通过适度超前技术规程,规范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引领企业产品升级改进。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马国平

姓名
联系方式
品牌型号
具体故障
验证码
    消费者可致电杭网汽车热线0571-85053683,新浪微博@杭州网@车行杭州及微信号hangzhouwangbbs投诉汽车质量问题。
    如您遇到车商履行合同约定问题、维修服务收费不符、假冒汽车用品、无故加价等欺诈问题也欢迎您投诉。
    注意:在投诉时内尽可能详细地填写购车时间、地点、具体故障等描述,并填写个人真实联系方式以便跟踪回复沟通。(联系方式仅限于工作人员,不会泄漏给第三方)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如今,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受到市场和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