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0571-85094991    
召回
所在位置: 汽车频道 > 资讯

2000万个名字共谱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长安•常安》

发布时间:2024-02-04 14:41:36

安全,是造车的基石。中国汽车品牌要实现心中所向的“品牌向上”,就需要不断谱写属于自己的“安全传奇”——2023年12月5日,一辆正常行驶的长安UNI-V被对向侧翻的集装箱大货车侧翻倾轧。内部装着30吨板材的集装箱箱体直接砸在了长安UNI-V车身上,车辆窗户以上部位遭到严重挤压。然而,惊呆所有救援人员的一幕发生了,遭遇如此重大车祸,长安UNI-V车内竟留有足够安全空间,两位乘员奇迹生还,仅受轻伤。

这则比北欧安全传说更硬核的社会新闻,一时间登上了各大话题热搜榜。“吃瓜群众”在惊叹于长安UNI-V极致安全品质的同时,更对其背后的车身结构,乃至工程师团队产生了浓厚兴趣: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大神”在默默守候着消费者的安全出行?

奇迹源于实力,人才定义创新能力

长安UNI-V搭载“方舟笼”车身架构,曾先后获得“2021中国十佳车身”、“2023十佳安全车身”等荣誉,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方舟架构设计团队、安全碰撞实验团队的智慧结晶和创新实践。

事实上,如此优秀的安全团队,只是长安汽车人才建设成果的“冰山一角”。长安汽车近年不断加快引进世界级人才、推动全球化人才布局,创新能力已逐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人才引进方面,长安汽车吸引了50余位世界级大咖加入。全球顶级造型设计大师、前大众集团副总裁克劳斯先生的到来,为长安设计注入全新动能,用更加前瞻的设计思维响应更多元、更多变的用户需求;前L4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千挂科技CEO陶吉的加入,预示着长安汽车的自研和技术预判能力进一步提升,未来将更深层次介入智能驾驶领域;原华为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首席技术官韩三楚,作为现任长安汽车首席技术官,带领长安汽车SDA架构实现了“智脑”、“智体”和“智服”三大能力,正在将汽车打造为可自我进化的“新物种”。

在人才布局方面,长安汽车在重庆、北京、上海、河北、安徽、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十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已经先后成立长安科技等17家科技公司,以及先进电池研究院等16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形成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1.8万余人技术研发团队。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成为“数智新汽车”时代的引领者。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马国平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