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发动机盖要花两万?原因竟是底下藏了“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0-01-20 13:57:31
相信对于所有车主来说,行车安全无疑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大家买车的时候,自然希望自己的爱车同等价位下,安全配置越高、越先进越好。
但是有一些安全配置,有时也会让人哭笑不得。
最近一款知名的日系车就因此惹上了麻烦。一位车主在驾车低速行驶时,不慎撞到了一只流浪狗,虽然流浪狗并无大碍,但是爱车的发动机却因此自行弹起。
送到4S店检修,前前后后竟然花费了2万多块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个会自动弹起的发动机盖,背后隐藏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安全配置——行人保护装置。
虽然它本身槽点满满,但是它的背后蕴含了非常先进的安全防护理念。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它。
No.1为啥引擎盖可以自动弹起来?
这个可以弹起来的发动机盖,其实本身有一个名字,叫做主动式引擎盖弹起系统。
它并不是某款车的专利,如今它已经在丰田、本田、通用、沃尔沃、奔驰、日产等各大厂商中被广泛采用了。
它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在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中,降低对行人伤害的问题。
大家细想一下就可以知道,一旦车辆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一般都会是肉身的行人受伤害更大。
所以,在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各大汽车厂商也纷纷把行人的安全保护考虑到了新车的设计中。
譬如采用材质更轻、易变形的发动机盖,车头加入防止行人卷入车底的防撞梁,一些厂商发明了安置在前挡风玻璃处或者发动机盖下的安全气囊等等,这些都属于行人安全防护配置的一部分。
相比起成本更高昂的行人安全气囊,主动式引擎盖弹起系统则是应用更广泛的一个替代选择。
No.2引擎盖是怎么弹起来的?
这套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脑、行人碰撞检测系统和弹起执行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车头的压力传感器、树脂成型的压力腔充当检测系统。
当行人与车头碰撞的时候,压力传感器会被触发,向电脑控制系统释放信号,控制电脑就会根据信号分析判断,满足触发条件后则发出启动命令,在瞬间将发动机顶起,并且下部支撑装置可以产生变形和缓冲。
由此一来行人与发动机盖的碰撞过程就会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减小引擎盖对行人身体尤其是头部的伤害。
一些车型还会搭配发动机盖末端安装的行人安全气囊,共同缓冲行人与车的碰撞过程。
系统起效的核心机构,就在于发动机盖末端的铰链下,带有一对专门的支撑挺杆下,内部带有升高机构和弹射装置。
当系统被触发时,通过燃爆弹的爆破作用,触发弹射装置,瞬间顶起发动机盖的末端,从而“接住”迎头砸向发动机盖的行人。
No.3为啥很多人对这个东西不太感冒?
如此看来,这一配置对于安全性的提升来说,的确是一大进步,也很好地印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但是为什么有很多车主并不买账呢?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套系统有两个不成熟的地方,一是触发条件比较敏感,二是触发后的维修更换成本过高。
首先,这套系统的触发条件设计还恨不成熟。
很多车主反映,它的触发条件太过灵敏,很多车主都反映,不单是车头遇到轻微碰撞会触发系统,有时候只是撞到路缘石或轻微物体的撞击,系统都可能会触发。
甚至哪怕在完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系统也可能会因为过于车辆过于颠簸而触发,对于安全性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更要命的是,由于这套系统多以爆炸的形式触发执行机构,因此发动机一旦弹起后,引铰链会变形损坏,事后需要更换整套铰链和顶杆,一些车型甚至还涉及电脑系统的更换、调整等项目,诸多维修费用叠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据悉一些车主在轻微碰撞或者颠簸触发系统后,动辄要掏过万乃至两三万的高额费用!
一旦保险公司不予报销,对于车主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了。即使保险能够报销,车主下一年的保险费用也会因此增加。
所以一些带有该配置车型的车主对其非常不满,甚至自行动手改装废除该系统。
其实我们觉得,这套系统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很多车主不接受它的原因,本质上是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多出的费用支出,比起行人安全性更重要,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很自私的,也和各大车厂对安全性的追求背道而驰。
当然,系统本身目前也不是很成熟,带有一定的问题,而且成本依然高居不下,贸然要大家接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解决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需要各大厂商继续努力研发,将系统的维护成本降低,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推广空间,让其真正能够被群众们接受。
来源: 腾讯汽车 作者: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