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真的不如多连杆吗?这篇文章或能帮你分析扭力梁和多连杆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12-02 09:29:42
大家买车的时候,往往会面对一大堆参数、规格之内的东西抓破了头,诸如有多少马力、百公里加速多少、轴距多少、空间表现之类的因素都会成为大家的潜在考虑因素。悬架规格也是一样,这是涉及到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说,目前市面上20万以下的车型,大部分前悬挂都是麦弗逊。而后悬架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多连杆悬架,另一类是非独立的扭力梁悬架。相信不少人听到这两个名词的时候,都会被绕的云里雾里。到底选哪一种悬挂类型的比较好呢?实际选车的时候又该如何抉择呢?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
扭力梁和多连杆,到底区别在哪里?
所谓的扭力梁悬挂,它的构造是两个车轮装在同一根扭力梁的两端,而中央的扭力梁不是完全刚性的,而是允许发生一定形变,带有一定的刚度的。当一侧车轮遇到障碍物跳动时,可以抑制一部分侧倾和跳动,缺点是扭力梁形变量过大的话,会带动另一侧车轮跟着跳动,使得车体跟着倾斜或跳动,舒适性、操控性会有所降低。所以坊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半独立悬挂。它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调校容易、造价便宜,而且能够更好地节约车身空间,所以也是目前10万左右级别车型的主要悬架类型。
而多连杆悬挂,它的构造则是两边的车轮通过不同的连杆和车身相连,使得两侧车轮的运动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一侧车轮的跳动很难影响到另一侧车轮的正常工作。多连杆最大的优点就是调校的操作空间更大,使得舒适性表现普遍会更好。但是结构相对复杂、调校更花时间,造价更贵一些,这使得它更多地常见于15万以上的高端A级车或者B级车。
扭力梁真的不如多连杆吗?
其实,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悬架的性能并不是单纯由规格决定的,更多要看调校。这句话也的确没错,一般来说,同样的材质用料、同样的设计水平下,多连杆的性能潜力自然是要比扭力梁更高一点的,但是悬架的性能实际上是深受调校水平的影响,诸如弹簧的软硬、连接点的布置、以及其它大大小小配件的设计都是影响到悬架性能的关键因素,单看规格是扭力梁还是多连杆,很难直接判断悬架性能的好坏。
事实上,法系车的扭力梁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法系车一直对扭力梁的研究十分深入,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调校经验,很多20万左右的法系车依然在使用扭力梁,但是舒适性、操控性能方面也一直不输给很多同级别、同价位的多连杆悬架车型。但是这一点反而却成了很多人诟病法系车的一大理由。这显然是由于消费者的认知问题造成的。
悬架规格,其实并不足以成为选车的首要考虑因素
如今很多厂商都在搞平台化战略,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平台下的车型,甚至同一款车型的不同配置,选用不同悬架规格的例子。譬如说大众的高尔夫、速腾等车型,以往曾经采用过扭力梁,后来换成了多连杆。更有甚者,诸如大众高尔夫、福特福克斯等一部分车型,选择了低配车采用扭力梁、高配车型采用多连杆的策略。
事实上,因为消费者认知等原因,如今扭力梁大多被默认为了低价位车型的捆绑配置,而多连杆则成为了更高价位车型的选择。也就是说,单独选择是多连杆还是扭力梁,其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厂商在其中就已经采用了差异化的策略,选择更高价位的车型,自然会有更好的性能,而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预算显然是排第一位的,单独看是否采用了独立悬架,似乎已经意义不大了。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起悬架规格,它们更在意的因素更多在于车型的价格、品牌、外观、配置、空间、内饰等方面,哪怕是对性能有一定要求的人,更多地也是纠结于动力、操控、舒适性等更具体的表现。其实,与其纠结悬架的规格,还不如直接到目标车型的4S店,亲身试乘试驾更有意义。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 何华 编辑:马国平
|
微信ID : 杭州汽车

